中國要將中歐鐵路物流運輸量增加3倍
2017/05/12
中國政府計劃到2020年,增加中國與歐洲的鐵路物流運輸量至2016年的3倍。中歐班列物流企業、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監事長周樹林日前接受了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採訪。中歐班列的最初目的是用於個人電腦等産品的出口運輸,今後將作為「一帶一路」戰略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發揮作用。(注:採訪對象的發言由日語翻譯而成)
中歐班列一直是中國電子産品出口到歐洲的運輸手段(重慶的物流站點) |
中歐班列在2016年運作了1800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計劃到2020年將開行列數增加至5000列。周樹林指出,為了進一步增加物流量,不僅是向歐洲出口,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一同發展經濟也非常必要,鐵路將起到經濟增長基礎的作用。
具體來説,周樹林認為,(借助中國等的投資)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哈薩克等中亞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增加,渝新歐的列車可為其運輸建築材料。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也看好需求的增長。
如果沿線各國的經濟不斷增長,通過阿里巴巴等中國跨境電商購買消費品的情況將增多,來自中國的運輸量也會隨之增加。2016年秋季,渝新歐與中國最大物流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展開合作,開始向歐洲等地區的個人運輸商品。
此外,歐洲對中國運輸量也在增加。2011年中歐班列開通之初,來自歐洲的需求幾乎沒有。但近年來,歐洲製造的高檔汽車和汽車零部件開始通過該班列運輸。關於未來,周樹林稱正在討論運輸俄羅斯和北歐的木材。在談到與日本企業的合作時,周樹林表示日本企業具有冷藏物流技術,希望展開合作。如果實現與日本企業的合作,有望用於北歐産鮭魚等海産品的進口。
周樹林説,首列中歐班列(重慶-德國杜伊斯堡)最初的目的是出口個人電腦和印表機等電子産品。全球個人電腦的約3分之1在重慶生産,大部分産品通過鐵路經由杜伊斯堡以歐洲為中心出口到全世界,支撐了中國經濟的IT産業的增長。
中歐班列作為「世界工廠」出口手段的目的發生變化,是在中國政府於2013年季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之後。鐵路物流不再只是重慶IT産業的振興工具,還開始將雲南産咖啡豆運到歐洲,在支援內陸地區經濟發展上發揮了作用。此外,機械産品、服裝和生活用品等的出口也在增加,在2016年運輸總量中,IT産品所佔的比率已降至50%左右。
渝新歐由中國、德國、俄羅斯和哈薩克的鐵路與物流公司等共同出資,總部位於重慶。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重慶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