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等大企業爭搶東南亞視頻市場
2020/09/15
在東南亞的視頻發佈市場上,當地企業正陷入苦戰。中國騰訊控股收購了用戶數第2的馬來西亞iflix,由新加坡電信和索尼旗下企業出資、用戶數排在第4的Hooq被南韓企業收歸旗下。與美國奈飛(Netflix)等大型企業的競爭讓東南亞當地視頻發佈企業疲憊不堪,正迎來生死存亡局面。
iflix在東南亞等13個國家擁有超過1000萬會員,被稱為「亞洲版奈飛」。該公司2020年夏季在APP中增加了一個上架多部中國電視劇的「WeTV」欄目。播放的是6月成為其母公司的騰訊的內容。
![]() |
iflix的特點是價格低。在馬來西亞,每月的使用費僅為10林吉特(約合人民幣16.4元)。該公司還通過提供免費觀看套餐,增加了會員數量。原因是iflix認為新興國家有很多免費的非法內容,價格太高的話,用戶不會買賬。
雖然iflix的用戶數排在東南亞第2位,但卻沒有足夠的廣告收入,導致經營困難。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的合作媒體DealStreetAsia報道,2018年iflix計提了近1.6億美元最終損失。據悉2019年的業績進一步惡化。
2019年騰訊開始在泰國提供視頻發佈服務「WeTV」,進入東南亞市場。收購iflix的目的是擴大觀眾群體,提高服務品質。按用戶數計算,騰訊在東南亞所佔的份額已提高至近2成。
騰訊正在加緊開拓海外市場。原因是在本土市場與阿里、百度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政府加強監管,投資回收週期容易拉長。製作費用高達90億日元的古裝劇《慶餘年》在接受相關部門的審核時遇阻,拍攝結束1年之後才得以播出。
市場增長率達25%
新加坡視頻發佈服務Hooq的用戶數位居東南亞第4位,其母公司新加坡電信今年春季以「佔用了鉅額資金卻無望增長」為由,決定對該公司進行清算。雖然Hooq借助美國Sony Pictures和華納兄弟等其他股東的力量,準備了齊全的視頻內容,但卻放棄了繼續經營的念頭。最終被軟銀集團出資的南韓電商企業Coupang收歸旗下。
東南亞的視頻發佈市場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據德國Statista統計,東南亞的視頻發佈服務2020年的市場規模為5.5億美元左右,遠不及中美。另一方面,增長率為25%,高於全球平均水準(16%)。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