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專利:比亞迪獨領中國,躋身世界

2022/11/08


      中國純電動汽車(EV)大型廠商比亞迪(BYD)正在提高國際存在感。日本經濟新聞社(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在專家的協助下分析了比亞迪的純電動汽車相關專利,結果發現,在中國企業中,其申請數量最為突出,在日美歐的申請也在增加。比亞迪自主開發的蓄電池「刀片電池」被其他企業的專利大量引用,有可能在中國乃至世界市場成為不容忽視的存在。

  

比亞迪將在歐洲啟動銷售的運動型轎車「漢(Han)」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最初涉足個人電腦等的電池業務,2003年進入汽車業務領域。2022年3月,比亞迪停産汽油車,開始專注於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在中國,2022年上半年在包括純電動汽車在內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上,比亞迪超過特斯拉,躍居首位。

 

      10月,比亞迪宣佈在歐洲主要國家推出新款純電動乘用車。將發佈3款車,從此前的試銷售轉向正式拓展業務。還宣佈2023年正式進入日本市場。計劃以日歐為開端,將全球化納入視野。我們借助專利探尋了該公司的優勢。

 

      在從事專利分析的日本智慧財産權圖景公司(Intellectual Property Landscape,位於東京中央區)的協助下,我們分析了在中國銷售純電動汽車的中國4家主要企業的純電動汽車相關的專利申請。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是比亞迪,為1557項。達到排在第2位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870項)的1.8倍。第3位是奇瑞汽車(640項),第4位則是上海汽車集團(448項)。

  

  

      比亞迪在海外的申請數量也超過其他3家,可見該公司放眼於全球化。在歐洲申請了171項,佔申請總數的比率為11%。在美國申請139項(8.9%),在日本申請49項(3.1%)。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計為870項,歐洲為58項(6.7%),美國為33項(3.8%),日本僅8項(0.9%)。此外,奇瑞汽車僅為數項,上海汽車幾乎為零。

  

      按時間順序來看,比亞迪的申請開始增加是在2016年,達到203項,增至2015年的3.5倍。2016年挖來在德國奧迪設計部門擔任一把手的設計師,吸引了優秀人才。專利申請隨後也持續增加,到2020年達到349項。

 


      另一方面,其他企業的行動則較比亞迪落後數年時間。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的行動變得活躍是在2018年,申請數為98項,相比2017年增至3.8倍。智慧財産權圖景的首席執行官(CEO)山內明認為「目前在中國企業之中,有能力通過純電動汽車打入世界市場的只有比亞迪」。

   

  

      我們還分析了比亞迪的專利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企業關注。分析在其他企業專利中的引用次數可以發現,最多引用比亞迪專利的是豐田,達到103項。規模逼近特斯拉專利的146項。奇瑞汽車為29項,上海汽車僅為9項。山內表示「即使在專利品質上,比亞迪也壓倒其他中國企業」。

 

      實際上,豐田對比亞迪的技術實力給予高度評價,雙方具有合作關係。豐田還在10月發佈消息稱,近期攜手比亞迪推出面向中國市場聯合開發的純電動汽車「bZ3」。

  

      智慧財産權圖景根據引用數等,對影響競爭力的申請專利排出名次,結果「刀片電池」相關技術排在首位。這是正極採用磷酸鐵的鋰離子電池,不僅安全性高,還無需使用昂貴的鈷和鎳。

 

      日本企業和南韓企業具有優勢的採用鎳、錳和鈷的「三元」鋰離子電池具備較高的能量密度,容易提高續航距離等的性能。而比亞迪的戰略是在電池的形狀方面下工夫,通過形成扁平細長的形狀來實現小型化,借助這一點與對手競爭。據稱安全性卓越。除了用於計劃在歐洲和日本上市的純電動汽車之外,還將搭載於豐田在中國市場推出的「bZ3」。

  

  

      通過分析,有關蓄電池周邊技術的比亞迪的優勢浮出水面。關注焦點是有關充放電的技術。智慧財産權圖景針對中國4家企業以及在中國市場上演王者之爭的特斯拉等5家企業,根據引用次數等,對充放電相關專利的重要度排出名次。


      從前10項來看,特斯拉和比亞迪分別佔5項。第1位是2013年比亞迪申請的專利,這是在不使用昂貴的轉換裝置的情況下支援多種電源標準充電的技術。在德國奧迪、美國福特和南韓現代汽車等其他企業的100多項專利中得到引用。有助於純電動汽車與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與供電網等連接起來的電力互通。

   

      比亞迪在對於純電動汽車行駛方面尤為重要的熱管理的相關專利上也正受到關注。電池要在適當溫度下發揮性能。通過2017年申請的專利,比亞迪顯示出細緻掌握電池的狀態、控制加熱和冷卻所需的電力、準確調節溫度的技術。

      提升安全性的措施也受到關注。比亞迪於2017年申請了在發生事故時用於保護蓄電池的車身結構的相關安全技術。

  

比亞迪的LOGO(資料圖,REUTERS)

 

      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顯示,中美日歐等14個主要國家的純電動汽車等的銷量9月達到95.5萬輛,佔汽車銷量整體的比例為17.8%。這一比例在2020年9月仍為5.0%,由於著眼於脫碳化的各國對汽油車的限制政策,純電動汽車銷量正在增長。有預測稱從2022年的純電動汽車銷量來看,比亞迪將僅次於特斯拉,排在第2位。

 

      在除中國以外的純電動汽車市場,特斯拉一枝獨秀,歐洲和日韓的企業在其身後追趕。今後,比亞迪在歐洲和日本能在多大程度上擴大市佔率將成為焦點。山內認為「以通過祖業積累的技術為武器,比亞迪有望在世界市場也顯示出存在感」。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岡幸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