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正在德國製造業不斷發起企業併購。德國汽車和機械産業發達,以歐洲「製造大國」聞名,但目前正在承受債務危機導致的南歐等經濟低迷的影響。在開拓需求有望不斷擴大的亞洲等市場方面,德國企業也希望發揮技術和品牌力量,兩方企業之間形成了一致……
德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Neumayer Tekfor Holding GmbH成為印度同行企業Amtek Auto的子公司。Neumayer Tekfor Holding GmbH在鋼板加工和成型技術方面具有優勢。
該公司與Amtek Auto於2005年成立了合資公司,一直在印度建立生産基地。將成為母公司的Amtek Auto希望積極利用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的銷售渠道,擴大客戶層和産品群,並希望獲得Neumayer Tekfor Holding GmbH的成型技術。
德國家用縫紉機製造商百福(PFAFF GmbH)已於4月成為中國國有縫紉機企業上工申貝的全資子公司。百福是具有150多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其高功能縫紉機的品牌號召力很強。母公司上工申貝旗下還擁有德國同行業企業杜克普(Durkopp Adler)。今後將保留德國的兩個品牌,同時推進自主技術開發。此外,上工申貝還計劃收購工業縫紉機製造商KSL凱爾曼。
據調查公司湯森路透統計顯示,在涉及德國企業的併購(M&A)中,外國企業主導的數量每年達到600多宗。而中國企業收購的案例在2012年為24宗,比2011年增加5成,收購總額達到18億美元,增至24倍。
德國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産業有1000多家企業,而機械行業企業則超過6000家。在日本企業中,日本森精機製作所和歐洲最大工具機企業吉邁特(Gildemeister)於2009年進行合作的案例曾受到關注。4月,兩家公司將提高相互出資比例,同時已經宣佈將在2020年之前完成合併。
在歐洲經濟復甦緩慢的背景下,德國企業以外資旗下子公司身份在新興市場國家建立立足點、尋找生存機會的趨勢可能擴大。
(加藤貴行 法蘭克福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