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實施的海外併購(M&A)已經被踩上了急煞車。今年1~6月,中國企業進行的海外併購額比上年同期減少22%,時隔5年轉為負增長。受金融市場混亂等問題影響,對經濟減速的擔憂日益增強,中國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採取謹慎的態度。以資源業為中心,中國的對海外企業實施併購路線似乎迎來了轉捩點。
據中國民間調查機構清科研究中心統計,1~6月中國企業對海外企業的收購與出資總額為178億美元。相比創下半年度最高紀錄的2012年1~6月減少了2成以上。
直到最近,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一直呈現擴大趨勢,但在6月以後,大規模併購案出現了銳減。據清科研究中心推測,2013年併購數量將少於去年,且併購額也將止步於250億美元左右。
中國企業之所以加快海外併購,是因為政府一直在鼓勵企業「走出去」。而這一路線的主要貫徹者則是國有企業。這些企業以國家信用為後盾,顯示了強大的融資能力。今年2月,斥資151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大型石油企業尼克森公司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就是通過發行公司債等手段籌措了100億美元。
中國企業併購減速的最大原因是短期利率急劇上升等金融市場的混亂。延後發行公司債券的企業正在增加,其賴以依靠的資金實力正在動搖。
此外,投資失敗的案例也開始引起關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資源方面的投資。中國企業曾積極進軍歐美大型石油企業都不敢涉足的政局動盪地區,但如今風險因素正日益凸顯。發生在利比亞的政變,就使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在該國的多個油田的開發和生産被迫停止。
另一方面,在中國國內,一味強調擴張的「走出去」路線也開始遭受質疑。
《北京青年報》在5月下旬中國最大肉類加工企業雙匯國際與美國豬肉加工企業就收購事宜達成協定之際的專題報道中就指出,2012年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成功率僅為40%左右。走向海外的中國企業需要制定縝密的計劃。
(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