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企業 > 小米是中國的「蘋果」嗎?

小米是中國的「蘋果」嗎?

2013/10/14

PRINT

    2010年4月成立的中國智慧手機廠商北京小米科技正在迅速崛起。在成立僅第4年的2013年第二季度便已躋身中國市佔率前十。按預計,其今年全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300億元。其增長速度之快,以至於被譽為「中國的蘋果」。尋找「小米」實現飛躍的背後,可以發現其在經營中不僅充分利用了網上的「口碑傳播」,而且在作為IT産業發展潮流的産業分工方面實現了不斷的深化。

 

       「大家看,小米很棒吧」,9月上旬小米在北京舉行新産品發佈會,超過5千名的年輕小米手機的粉絲傾聽了首席執行官(CEO)雷軍的講話。當日發佈的第三代主力智慧手機「小米3」內置美國英偉達的最先進晶片等,雷軍稱其是目前市場上「最快的手機」。不僅是高性能,當雷軍公佈每台僅為1999元的低廉售價時,全場更是被一片掌聲所包圍。

     這樣盛況也同樣反應在其産品的銷售勢頭上。小米手機今年上半年共售出703萬部,銷售額達132億元,在南韓三星電子等群雄逐鹿的中國市場,第二季度份額擠身前十。另有一項調查顯示,在包括香港與台灣在內的大華人圈內,小米的份額甚至已經超過了蘋果。8月份在與投資者就募集資金展開談判時,小米的企業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元。

北京小米科技召開的新産品「小米3」的發佈會(9月5日 北京)

      小米為何能實現如此迅速地增長?一位競爭對手廠商的高管肯定的表示是因為其「經營模式與眾不同」。不同點之一就是專注於利用社交網站(SNS)展開企業行銷。小米的誕生恰逢微網誌註冊人口逐步超過5億而走向普及的時期。CEO雷軍曾表示,小米的目標是要打造讓顧客感到震撼,進而勸朋友也來購買的産品。小米不斷通過公司微網誌發佈迎合年輕人的促銷活動與打折資訊,並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為現代版口碑傳播的社交網路上的評論及轉載的效應,在短時間內提升了品牌實力。此外,小米也主要通過網路進行銷售。

 

     另一個不同點就是小米沒有自主工廠。聯想和華為分別從個人電腦和通信設備領域走向多元化,而小米則完全相反,絲毫沒有固執于走自主發展之路。例如,用於10月中旬上市的「小米3」的英偉達晶片由台積電(TSMC)生産。其液晶屏則由日本夏普與南韓LG供貨,圖像感測器來自索尼。這些零部件匯集到富士康等台灣各大從事電子設備代工服務企業的中國工廠,並在那裏進行組裝。小米通過有效利用在個人電腦時代建立並在隨後擴大到智慧手機的IT設備的國際分工體系,很快就構築起了一套可大量供應高性能且廉價的産品的生産體制。

     小米今後又將何去何從?很多觀點認為,小米將通過壓低價格來增加智慧手機的用戶,然後利用這些用戶基礎進行應用軟體、音樂、書籍等內容産品的銷售,並將此培育成新的盈利增長點。雷軍曾表示小米從未與蘋果相提並論,而是更接近亞馬遜……

     
        連結:

  華為席捲全球

  蘋果在中國遇上尷尬

  日本電子零部件廠商尋找「第三大客戶」

  中國告別山寨手機?

  中國智慧手機企業湧進日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46
具有一般參考性
 
5
不具有參考價值
 
10
投票總數: 61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