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為了鼓勵中國企業通過併購重組來提高國際競爭力,已開始討論在企業併購後提供稅制優待和金融支援。另一方面,由於既得利益階層抵抗,央企的重組腳步停滯不前,外資收購中國企業仍存在諸多限制,併購浪潮的擴大仍面臨眾多課題。
中國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旗下擁有110多家央企。據中國媒體報道,國資委有意整合鋼鐵、煤炭、建築、食品和汽車等主要78家企業中的約10家企業。在鋼鐵和造船等行業,産能過剩問題嚴重,國資委此舉的目的是緩和過度競爭。
不過,融合不同的企業文化並非易事。另外,在促進國企重組方面,希望保護就業和稅收的地方政府干涉較多,目前連過剩産能的淘汰都踏步不前。
另外,中國政府一方面鼓勵中國企業實施海外併購,另一方面為了保護本國産業,出台了反壟斷法等政策,嚴格限制海外企業收購中國企業。例如,在汽車行業,政府不允許外資企業100%出資,要求出資比率必須控制在50%以下。雖然近年來呈現出放寬外資限制的傾向,但是政府延長審查時間、對外資企業的中國戰略造成影響的情況仍時有發生。
(菅原透 上海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