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01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産業機器人需求國。雖然存在人工費高漲和人手不足等問題,但是中國企業引入機器人似乎並不僅僅是為了代替手工作業。受獨生子女政策影響,少子化和高學歷化進程不斷推進,年輕人越來越不甘於做一份領3千元薪水的工作,在此背景下,機器人還承擔著將優秀的年輕人吸引到工廠和製造業的「秘密兵器」的重任。
「如果讓年輕人運用和管理機器人,想必年輕人會拿出幹勁吧」,江蘇蘇州市一家正在引進機器人的金屬加工廠的經營者(40多歲)這樣説。雖説主要目的是削減人工費、保證産品品質和提高生産效率,不過機器人同時還能改變企業形象和企業氛圍。
「90後」的中國年輕人喜歡的是IT行業和服務業,不願從事體力勞動和單純作業,即便工廠提高工資也很難招到年輕人,呆不上3個月就辭職的情況時有發生。
那麼工廠引進最尖端的機器人後會怎樣呢?一位經營者表示「可以作為具有技術含量的高科技企業突出與其他企業的差別」。
越是優秀的年輕人越願意從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在中國,和機器人的普及速度相比,技術人員十分緊缺。掌握技術和經驗並非易事,如今技術人員是最熱門職業之一。
上海市的一家汽車零部件廠商的高管説:「即使引進機器人也不會立刻減少人手。將要求員工掌握操控機器人的技術。做不到的話便會勸退」。該公司期待機器人有助於提高員工的能力的積極性。
當然,機器人引進的越多,勞動力需求便會越少。不過,有能力操控機器人的人才的需求將會增多。隨著自動化的推進,工廠有望成為備受中國年輕人歡迎的職場。這一天或許不會太久。
(綱島雄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