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中國手機應用軟體運營公司之間的競爭正日趨激烈。
這在搭車軟體方面最具代表性。比如,「嘀嘀搭車」自1月10日起,在1個月間時間裏實施了分別向使用該軟體預訂計程車的乘客以及通過該軟體接受預訂的駕駛員支付10元獎勵的推廣活動。而其競爭對手「快的搭車」也自1月22日起支付同樣金額,以進行對抗。
而從2月10日起嘀嘀搭車將支付的獎勵額減少至5元,縮小了推廣活動的規模,但快的搭車則繼續支付10元獎勵。嘀嘀搭車在1個月裏向推廣活動投入了總計4億元,而快的搭車則準備了5億元。
實際上,嘀嘀搭車的運營公司得到騰訊支援,而快的搭車的運營公司則獲得阿里巴巴支援。騰訊和阿里巴巴都提供網路結算服務,積極利用了其支付功能。兩家公司的此次的推廣活動很有可能分別獲得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資金援助。
目前,騰訊將收購電子商務網站,而阿里巴巴則進軍線上遊戲業務,雙方將毫不留情地進入對方擅長的領域。最近,百度加入了競爭,取3家公司名稱的英文首字母,這被稱為「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戰爭」。
中國的網路接入將迅速向智慧手機過渡。智慧手機應用軟體正日趨多樣化,今後在各種智慧手機運營公司捲入的同時,「BAT」3家公司的競爭也將日益激烈。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