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中國調查歐美車企

中國調查歐美車企

2014/08/06

PRINT

  中國反壟斷局當局已經以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為由對歐美車企展開調查。據稱這些企業存在違規抬高新車和維修零部件價格的嫌疑。各企業已經開始下調零部件價格。被調查對象均保持了強勁銷售,所以有觀點甚至認為此次是「敲打外資」的行動。

 
  調查對象包括德國福斯旗下的高檔車「奧迪」、歐美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克萊斯勒」,德國戴姆勒的「梅賽德斯•賓士」這3大品牌。主管官員已經先後進入各公司的上海辦事處進行現場檢查。

  負責調查的國家發改委視為問題的是,各企業在中國銷售的新車和零部件的價格。雖然當局尚未正式宣佈,但3家公司已經承認遭受調查。日本車目前似乎並未成為調查對象。

  克萊斯勒下調了進口銷售的主力車型「Jeep Grand Cherokee」價格,同時還宣佈將前燈和引擎等145類零部件價格下調20%的方針。此外,奧迪和賓士也已開始下調零部件價格等,其影響正在擴大至包括銷售店和零部件企業在內的多個方面。

  在中國,歐美系車價格昂貴,被認為「高檔車」。例如奧迪主力車型「A4」雖為中國當地生産車,但價格高達30萬~60萬元,是普通中國車的數倍。因此,以一般消費者為中心,認為歐美車過於昂貴的批評不絕於耳。

  此外,歐美車被認為車檢和修理所需的維修零部件價格高於中國車。有聲音反駁稱「中國倣造品很多,因此使用進口的正規零部件最為安全,但關稅過高。費用提高也是理所當然的」,但中國政府打算以「消費者呼聲」為後盾加強壓力。

  在已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2013年中國車的市佔率為40.3%,下降了約1.6個百分點。中國企業的大部分與外資巨頭組建了合資企業,但各公司的自主品牌車則因人氣低迷而銷售不暢。

  歐美各車企在華銷售普遍強勁,因此上述舉措可能意在牽制外資企業,達到保護國內企業等目的。有分析認為,不斷加強節儉令的中國領導層正在推動國産高檔車的普及,這也在對此次調查産生影響。

  發改委去年8月以法國達能等6家食品企業違法標注奶粉價格為由,對其處以約6.7億元的罰款。各外資企業被迫下調了銷售價格,遭受了業績惡化和中國戰略調整等影響。此次也可能對歐美車企的的戰略造成影響。

(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5
投票總數: 2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