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中國 > 經濟 > 電商助中國消費者跨境“爆買”全球

電商助中國消費者跨境“爆買”全球

2015/12/31

PRINT

  25歲的小胡是湖北武漢市的一名女白領。她通過省吃儉用將每月4000塊的工資存下一半,終於在2015年9月實現了第一次日本遊。小胡花了一週的時間去了日本的東京、靜岡及京都等地。在日本的藥粧店、百貨店和禦殿場奧特萊斯等地,她購買了大量護膚品和衣服等商品。

  “東西又好又便宜,還沒有假貨”,小胡在日本共消費了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萬多元),相當於她一個月工資的2.5倍。

  據日本觀光廳統計,2015年1~9月訪日中國遊客的旅遊消費額為上年同期的2.6倍,高達1.1萬億日元。中國遊客的每人平均購物額為14萬日元,而台灣和泰國遊客僅為5萬日元,南韓和美國遊客還不到3萬日元。中國遊客的購買力尤為突出。

  只賣當地店頭價

  跨境電商“波羅蜜”正是看中了中國人的“爆買”需求。

在波羅蜜的日本辦公室,公司員工正在為中國消費者拍攝眼藥水使用方法的視頻(東京台東區)
  “波羅蜜”在中國傳説是穿越時空瞬間移動的咒語。波羅蜜打出“只賣當地店頭價”的口號,將當地産品像“瞬間移動”一樣提供給中國消費者。據共同創始人水野裕哉介紹,保健品等人氣商品一直“供不應求”。

  “跨境電商”這一國際網路購物服務近期在中國迅速增加。從阿里巴巴等大企業的“全球購”到個人代購,海外商品正通過無數種渠道被帶到中國國內。

  中國人的收入水準不斷上升。2014年北京市民的年平均收入為10.3萬元,5年間幾乎翻了一倍。再加上過去單位分房産生的房地産收益和一些“灰色收入”,中國消費者錢包的膨脹速度超過了明面工資的上漲幅度。

  法律的灰色地帶

  跨境電商的興起讓中國消費者購買海外産品仿佛如虎添翼。跨境電商“順豐海淘”CEO任曉煜分析稱,中國約有4000萬消費者不滿足於國內商品,更喜歡親自選購海外商品,這一消費群體在今後還將進一步增加。

  跨境電商與普通外貿不同,大多以“個人進口”的形式進行。其特點是可大幅免除關稅和通關手續,節省時間和成本。儘管中國當局目前的態度是默認,但有人指出企業以“個人進口”的名義進行商業活動屬於“法律的灰色地帶”。

  對於中國政府而言,控制消費者並非易事。雖説下調關稅後,在國內也可輕鬆買到海外商品,但會對中國企業造成打擊。對於海外企業而言,中國的人工費也在上漲,當地生産的優勢將進一步減弱。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2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併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併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