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長假2月13日結束。中國商務部同一天發佈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國內零售業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1.2%,達到7540億元,增長率與上年持平。一方面,雖然赴境外旅遊的人數增長,但由於人民幣貶值,境外購物的價格優勢減弱,在中國境內外,春節商戰似乎均欠缺強勁勢頭。
春節商戰是預測今後消費動向的一項重要指標。2016年春節期間,中國國內零售業銷售額的增長率與啟動目前統計的2005年以來創歷史最低水準的2015年(增長11%)持平。旅遊和電影等娛樂消費表現強勁,另一方面,奢侈品和服裝等商品銷售不佳。
在遼寧省大連的商業設施「佳兆業廣場」,服裝店和珠寶飾品店等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0~30%。負責人沮喪地表示,「沒想到顧客這麼少」。由於減少購買不急需商品的趨勢加強,加劇了商品銷售的低迷。
赴境外旅遊人數似乎達到創歷史新高的約600萬人。訪問日本、泰國和南韓等周邊亞洲國家的人為數眾多。但由於人民幣貶值等原因,「大量購買」似乎已過頂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島大介 大連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