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人民銀行(央行)3月7日公佈的數據,截至2月底外匯儲備額為3萬2023億美元,環比減少286億美元。連續4個月減少,但與1月之前環比減少1千億美元左右相比,降幅大幅收窄。主要原因被認為是美國追加加息的預期降溫,人民幣的下滑壓力暫時減輕。
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為全球最大,但2015年全年減少約5千億美元。與2014年6月頂峰時逼近4萬億美元相比,減少了約20%。
除了歐元貶值等評估額減少之外,中國人民銀行為了防止人民幣迅速貶值,在買入人民幣進行匯率干預時動用了外匯儲備。
不過,2月份人民幣行情下滑壓力減輕。2月份中國正好趕上長達一週的春節長假,市場處於休市狀態。另外,在春節期間,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加息猜測大幅降溫。中國人民銀行也在春節過後,將人民幣兌美元的基準匯率「中間值」朝人民幣升值的方向提高,對投資者拋售人民幣進行了牽制。
目前資本流向海外的勢頭減緩,外匯儲備的減少速度也有所放緩。不過,中國經濟的前景仍然不穩定。如果市場對美國加息的期待重新升溫,很可能再次出現大規模的拋售人民幣以及資本流出的動向。
另外,中國國家統計局3月7日發佈的報告指出,「必要時可考慮採取限制國際資本流動的措施」。其中列舉了徵收「杜賓稅」限制外匯投機交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大越匡洋 北京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