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於12月1日發佈數據顯示,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連續4個月高於50的榮枯線。環比上漲0.5個百分點,創出自2014年7月以來時隔2年零4個月的最高水準。汽車和食品等的生産表現強勁。
PMI指數根據對3000家製造業企業的問卷調查計算得出。如果訂單和生産等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增長,低於50則表明製造業活動萎縮。
按照行業來看,食品和汽車業PMI均大幅超過50。生産指數環比上漲0.6個百分點,達到53.9。訂單指數上漲0.4個百分點,達到53.2,均高於50。11月低於50的出口訂單指數也上漲1.1個百分點,達到50.3,高於50。
有分析認為,除了搶搭將於年底到期的小型車減稅政策末班車,汽車需求強勁之外,「雙11」大促銷也掀起高潮,廣泛惠及了製造業。此外,出現過熱的房地産銷售也在推動內需擴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認為,企業正在增加庫存,今後保持穩定增長的可能性很大。
風險因素是與大企業和主力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有所惡化。中小企業PMI環比下降0.9個百分點,降至47.4,低於50。此外,原材料的採購價格上漲也令人擔憂。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