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PMI降至2年零3個月來最低水準
2018/10/31
中國國家統計局10月3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0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環比下降0.6個百分點,降至50.2。雖然連續27個月高於50的榮枯線,但創出自2016年7月以來、時隔2年零3個月的最低水準。有分析認為,與美國的貿易戰已開始對企業景氣造成影響。
![]() |
廣州市的手機店舖
PMI根據對3千家製造業企業的問卷調查計算得出。生産和新訂單等指數高於50表明製造業活動擴張,低於50則表明製造業活動萎縮。
從個別指數來看,生産指數環比下降1.0個百分點,降至52.0。雖然仍高於50,但如果剔除春節(農曆正月)假期導致統計容易出現波動的1~3月,則處於2015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新訂單指數也下降1.2個百分點,降至50.8。
背景是中美貿易戰。美國7~9月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産品徵收了額外關稅。新出口訂單指數環比下降1.1個百分點,降至46.9,大幅惡化,自2018年6月起連續5個月低於50。此外,進口指數也下降0.9個百分點,降至47.6,連續4個月低於50。存在出口減少導致新增訂單下滑、進而拉低生産的可能性。
同時,還出現貿易戰波及就業的跡象。從業人員指數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降至48.1。受到政府推動的債務壓縮波及,相繼有民營企業倒閉,這也是背景之一。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