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8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比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至49.2,自去年11月以來,時隔9個月低於50,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陷入了萎縮,經濟惡化情況超出預期有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消極影響。
中國官方PMI推移 |
|
8月PMI大幅惡化的原因在於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諸多問題。中國出口企業的産品多為低附加值産品,國際競爭力較低。人工費上漲、鋼鐵與造船等行業出現産能過剩也造成了影響。
中國7月份出口僅較去年同期增長1%,相比6月(增長11.3%)出現了急劇放緩。其中,對最大貿易夥伴國歐盟(EU)的出口同比下降16%。歐洲債務危機已經對中國出口企業的業績構成打擊,這種局面正越來越鮮明。
從地區來看,在內需拉動下持續保持高增長的西部地區的PMI超過50,而出口企業眾多的東部、中部以及東北部的PMI則低於50。
使出口放緩雪上加霜的是人工費的上漲。在今年上半年,中國16個省市將最低工資上調了2成。在亞洲其他國家,越南和孟加拉國等人工費低於中國的國家正在崛起。雖然中國政府正在謀求轉變為依靠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産業以及內需企業來拉動經濟的經濟結構,但依賴低附加值産品出口的經濟結構仍然未能明顯改善。
中國在雷曼危機後推出了4萬億元經濟刺激政策,但作為其副作用的供給過剩陰影至今仍揮之不去。像鞍山鋼鐵集團旗下的上市企業鞍鋼股份,宣佈2012年1~6月業績出現鉅額虧損和利潤下滑的企業比比皆是。
《中國證券報》匯總數據顯示,中國企業2012年1~6月的凈利益為1.01萬億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0.38%。
此外,問卷調查對象企業多為中小企業的HSBC發佈的8月份PMI為47.8(速報值),已經連續10個月低於衡量經濟前景好壞的50。如果結構性問題無法得到改善,中國經濟今後可能將長期陷於停滯。
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土居倫之 香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