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中國2012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實際增長率為7.8%,可能13年來首次降至8%以下。這是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和日經QUICK新聞(NQN)匯總了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的預測的平均值。雖然高於中國政府設定的7.5%的增長目標,但8%一直是中國政府保證就業的最低增長水準。籠罩中國的高增長時代的陰雲已經越來越明顯。
此次調查自9月中旬至下旬實施。該調查每個季度進行一次,此次是第6次。居住在香港和中國大陸專門研究中國經濟的24名經濟學家參與了此次調查。
此次調查,經濟學家預測的2012年全年的平均值比7月的上次調查(8.1%)低0.3個百分點,比2011年的增長率(9.3%)低1.5個百分點。自1999年創下7.6%的最低點以來,全年GDP增長率位於「破八」尚屬首次。
中國總理溫家寶在今年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將今年的增長率目標從以往的8%下調至7.5%左右。此次預測雖然接近這一目標,但溫家寶提出的目標在當時被認為是最低線。
在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中,相當於約8成的19人預測中國GDP增長率將低於8%。在此次調查中,將增長率預期下調至7.8%的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BBVA)駐香港經濟學家史帝芬•施瓦茨(Stephen Schwartz)列舉了「經濟刺激政策遲緩和外需疲軟超預期」等理由,稱「正在討論進一步下調」。而摩根大通銀行的朱海斌則指出,「在外需放緩的同時,製造業和出口疲軟拖累了國內需求,這正在導致企業盈利情況惡化和去庫存化壓力加大」。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停滯拖累中國的出口,而這又將導致企業盈利惡化。
調查的平均值 |
 |
7~9月的GDP增長預期平均值為7.5%。與4~6月的7.6%相比出現了進一步下降,未來有可能連續7個季度出現減速,眼下的放緩趨勢正在加強。瑞穗證劵的沈建光認為,「外部環境正在不斷惡化」,強調了出台經濟刺激政策的必要性。
對貨幣寬鬆政策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有21名經濟學家預測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將在12個月之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而預測將下調基準利率的則為12人。原因在於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再次出現上漲,實際利率有可能轉為負值。再加上美國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帶來的影響,野村國際的張智威表示,「供需失衡、商品價格暴漲以及食品價格上漲將加大通貨膨脹壓力」。
就2012年年底的人民幣匯率,經濟學家的預測平均值在為1美元兌換6.3085元人民幣,從全年來看人民幣將略微貶值。自2005年人民幣開始升值以來,這是人民幣對美元首次在全年出現貶值。俄羅斯外貿銀行資本公司(VTB Capital)的分析師Neil MacKinnon認為,「受中國貿易順差收窄影響,人民幣匯率將逐步走低」,預測到年底將降至1美元兌換6.3085元人民幣。
圍繞日中對立也有可能拖累中國經濟。針對反日情緒高漲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在9月下旬對經濟學家進行了追加調查。新鴻基證券的蘇沛豐表示,「由於日本企業在中國關閉工廠和暫停生産,有可能對中國的生産活動、進出口和就業造成短期影響」。
三菱東京UFJ銀行分析師楊志認為:「受地緣政治學風險高漲的影響,中日關係惡化有可能波及消費者和企業活動」,同時也指出「雖然在現階段這種可能性較低,但可能讓橫跨兩國的主要産業的供應鏈變得更加脆弱」。
瑞銀(UBS)的汪濤認為,中日關係惡化「對經濟整體的影響很小」,同時也指出「中國市場的日本企業和産品可能受到影響」。法國興業銀行的分析師姚煒也認為雖然會對中國國內的消費和進出口構成消極影響,但將很小,而且持續時間會很短。關注日經中文網新浪微網誌
(川瀨憲司 香港報道)
參與調查的經濟學家一覽
機構
|
經濟師
|
澳新銀行
|
劉利剛
|
美銀美林
|
陸挺
|
東亞銀行
|
鄧世安
|
三菱東京UFJ銀行
|
楊志
|
西班牙對外銀行
|
Stephen SCHWARTZ
|
建銀國際
|
林樵基
|
招商證券
|
謝亞軒
|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
Dariusz KOWALCZYK
|
瑞信
|
陶冬
|
大和證券
|
孫明春
|
星展銀行
|
梁兆基
|
德意志銀行
|
馬駿
|
高盛
|
Michael BUCHANAN
|
匯豐銀行
|
屈宏斌
|
摩根大通
|
朱海斌
|
凱基證券
|
鄺民彬
|
瑞穗證券
|
沈建光
|
野村國際
|
張智威
|
蘇格蘭皇家銀行
|
Louis KUIJS
|
法國興業銀行
|
姚煒
|
渣打銀行
|
Stephen GREEN
|
新鴻基金融集團
|
蘇沛豐
|
瑞士銀行
|
汪濤
|
VTB Capital
|
Neil MACKINNON
|
|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