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需求大減,中國不少稀土企業開始停産、減産。最大稀土生産企業內蒙古包鋼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停止了部分工廠的生産活動。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將稀土作為牽制日本的外交牌使用,加強出口管理,不料稀土需求銳減導致中國稀土企業陷入困境。
在2010年東海發生中國漁船與日本船隻的撞船事件後,中國曾經事實上停止了稀土的對日出口。之後日本企業開始推進替代産品的開發,因此需求急劇減少。中國的稀土生産量在鼎盛時期的2006年達到了16萬噸,但預計今年將減少一半。
中國約有300家稀土企業。據業內人士透露,約有25%的稀土精煉、加工企業停産,未停産企業的開工率也僅為3~4成。中國一名稀土企業負責人稱:「無視市場實際情況的稀土政策引發了不必要的混亂」。
中國稀土業界相關人士透露説「稀土出口的2成為黑市交易」。中國政府在2010年秋季東海撞船事件後事實上停止了稀土出口,以此為契機,稀土價格高漲,導致不具有開採和加工資格的企業蜂擁而上。
在中國2010年秋季加強對稀土的管理後,日本企業買不到用於製造高性能磁鐵的鏑,就無法生産混合動力車(HV)的馬達。當時日企90%以上的稀土都依賴中國,停止稀土出口使日企陷入不安。
2011年年初,中國政府把江西贛州稀土産地收歸國家管理,5月份又宣佈將江西等地稀土生産的80%以上集中到3家大企業。由於中國減少稀土出口,稀土價格出現暴漲。日本企業通過開發替代産品來削減稀土使用量,同時還擴大採購渠道,從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國進口。
結果,中國産稀土需求出現銳減。2011年夏季達到最高點後價格開始下滑。中國為提振稀土價格於2012年4月成立了業界團體來加強稀土管理,8月又宣佈將國內稀土産能削減20%。
但是,這些措施沒能阻止需求下滑,今年1~6月期中國稀土出口量同比減少了約40%。日本稀土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稀土的對日出口量將從2011年的1.8萬噸減少至1萬噸,估計為10年來的最低水準。同時,稀土價格還在不斷下跌。
不少中國稀土企業已經開始認為政府應放棄加強稀土管理的方針,由市場來調控。
(多部田 俊輔)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