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發電的煤炭(普通煤)的價格持續走低。作為亞洲煤炭價格指標,澳大利亞産發電用煤現貨價格比上一年下降了18%。美國天然氣發電增加導致煤炭需求低迷,因此發電用煤價格出現了大幅下跌。北美和南美産發電用煤正在流入亞洲。雖然中國的進口依然穩定增長,但仍然抵擋不住全球供應的增長。
「國內的礦山似乎無論如何都必須實現銷售額和盈利目標」,中國大型電力公司的一名採購負責人就中國的國內情況這樣説。
中國全年煤炭需求超過35億噸,小幅降價也將導致煤炭公司的銷售額大幅減少。地方政府希望保持煤炭價格高位,以推高經濟增長數據。
這種情況在中國國內價格和亞洲價格的差異上得到了體現。作為國內價格指標,河北省秦皇島煤炭現貨價格在2月底為每噸108美元左右,相比存在競爭關係的澳大利亞産煤炭,每噸價格高出大約17美元。2011年夏季以來,中國國內價格持續處於較高狀態。
受此影響,中國的電力公司正在大幅擴大煤炭進口。2012年的進口量為1億8000萬噸(包括無煙煤等),比上一年增長3成。
但即使全球最大需求國中國增加進口,亞洲煤炭價格仍然面臨沉重的上漲壓力。據日本能源資訊公司CoalinQ統計顯示,作為價格指標的澳大利亞産煤炭現貨價格為每噸91.08美元(紐卡斯爾港煤炭價格)。去年11月一度出現反彈,但12月以來徘徊于90~94美元。其原因在於供應增速超過需求增速。
「由於銷售低迷,正在減産」,3月上旬在美國南部休斯頓舉行的能源論壇午餐會上,美國大型煤炭公司的負責人在回答日本能源相關人士有關美國普通煤炭的情況時如此表示。美國能源資訊局(EIA)表示,美國的發電運營商2012年消耗的煤炭為8億2400萬噸,較去年減少12%。
需求減少拉低了價格。紐約期貨市場的煤炭價格在3月中旬為每噸56.60美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21%。
2012年1~9月,美國煤炭出口量為4300萬噸。較去年同期高53%,在減産後仍然過剩的煤炭都被用於出口。此外,此前向美國出口煤炭的哥倫比亞和南非也在積極擴大對亞洲出口,這已經成為加劇亞洲煤炭供過於求的因素之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