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調整中國工廠作為出口基地定位的趨勢已經開始擴大。其背景是當地人工費正在上漲。日本歐姆龍將時隔約20年在日本國內重啟血壓計生産,而目前主要在中國生産。而古河電氣工業公司將把從中國進口的汽車零部件減少一半。雖然日本企業無法撤出中國,但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生産基地的作用似乎正在改變。
歐姆龍將自2014年度起在日本重啟家用血壓計生産。在上世紀90年代,將生産轉移到了人工費低廉的中國,但該公司認為「當初中國和日本的人工費曾相差10倍以上,但隨著當地人工費的上漲,目前已縮小至4倍左右,因此在日本生産也能保證盈利」。轉移至日本生産的是高端機型,將在旗下子公司松阪工廠引進全自動化生産線,除了在日本國內銷售之外,還將出口亞洲市場。初期産量為每年數十萬個,隨後逐步擴大規模。在中國的産能目前為1000萬個左右,但面向東南亞的通用産品的生産將逐步轉移到越南。
在2015年之前,古河電氣工業計劃將在中國生産的汽車線束對日本出口量減少一半。目前每年有大約650億日元産品銷售給日本國內廠商,其中2成在中國生産,但今後將減少至1成。該公司認為除了人工費上漲之外,安全方面也存在風險,因此當地工廠將以滿足當地需求為中心。為實現上述目標,該公司已經決定在菲律賓建設新工廠,並力爭明年1月投入運作。古河電氣工業計劃將菲律賓工廠培育為出口基地。
在藥品領域,日本臟器製藥公司目前在中國生産止痛藥的中間原料,但自2015年起,還將開始在越南進行生産。此舉意在避免人工費上升導致的盈利惡化風險。
如果包括社會保障費等在內,中國的人工費在過去3年裏已經上漲6成以上,再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原因,每人平均人工費在亞洲新興市場國家中已經處於最高水準。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了調整在華生産體制的趨勢,例如奧林巴斯將停止在中國廣東生産數位相機,討論將工廠用於其他産品生産。
據中國商務省部統計顯示,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在2012年比上年增長49.6%,但2013年將放緩至16.3%,2013年1—3月僅比上年同期增長10.5%。不過,中國當地最終産品的市場規模今後有望持續擴大,預計日本企業將在當地保持面向中國內需的生産體制,同時討論將出口部分轉移至他國進行生産等對策。
為了搶佔未來的低燃耗車和高檔車的當地需求,日系車廠商計劃加強混合動力車(HV)等的中國本土化開發與生産。豐田最早2015年在當地生産面向中國的混合動力車。在高檔車領域,日産將自2014年起啟動「英菲尼迪」2個車型的中國本土化生産。是將中國作為出口基地?還是面向內需?外資企業的戰略各不相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