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6月份的出口時隔1年零5個月轉為下降,依靠出口來拉動經濟復甦的難度日趨加大。同時國內個人消費也持續低迷,缺乏監管的「影子銀行」的擴張也導致泡沫滋生。外需疲軟、內需乏力、投資過剩——中國經濟要想在穩定增長軌道上實現軟著陸,需要克服這3大難題。
外需疲軟
「在接受月度調查的近2000家出口企業當中,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45%以上的企業反映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同比在下降。6月底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企業反映新訂單金額同比減少。這個數據較上個月擴大了1.9個百分點」,中國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在7月1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對中國貿易面臨的情況顯示出了危機感。
出口是中國經濟的火車頭之一。但是,世界經濟復甦步履蹣跚,中國最大貿易夥伴歐洲經濟陷入衰退。截至4月曾保持2位數增長的出口在6月比上一年同月下降3.1%,轉為了負增長。
雖然中國力爭擴大對東南亞和美國出口,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9日下調了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預期,因此前景也不容樂觀。
此外,外需低迷還將反過來影響國內。面臨鋼鐵和造船等産能過剩的製造業因看好出口增長而生産的産品陷入滯銷,因此背負著庫存這座大山。內陸地區的一名鋼鐵貿易商抱怨稱,「相比去年的經濟放緩,情況更加糟糕」。
內需乏力
由於受生産低迷和産品價格下滑導致的企業業績惡化影響,家庭收入增長乏力。此外,以習近平為首的領導層提出的「節儉令」仍在推行,四川省一家百貨店稱:「毛皮等高檔商品完全銷售不出去,單價只有去年的一半」。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日發佈的數據顯示,6月新車銷量(中國國內生産量、依據工廠出貨數據、包括商用車和出口車)比上一年同月增長11.2%,達到175萬4100輛。個人購車熱已擴大至內陸地區,表現強勁。
不過,中國一家金融機構的負責人表示,「擁有強勁需求的行業只有汽車和住房」。截至6月,中國進口連續2個月同比下滑,顯示內需增長勢頭羸弱。
投資過剩
但中國政府不會輕易出台貨幣寬鬆等經濟刺激政策。因為作為銀行體系之外融資手段的「影子銀行」規模不斷膨脹,而房地産市場泡沫也愈演愈烈。即便擴大國有企業的設備投資,也只會讓産能過剩問題日趨嚴重。由此可見,中國政府目前是進退兩難。
9日,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發生了混亂,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北海支行前聚集了大量民眾,結果不得不出動警察。該事件的起因是有傳言聲稱憑藉一份申請表可以申請辦理無息、貼息、低息貸款。可見中國同時面臨資金過剩和資金短缺。總理李克強展現出了相對經濟增長更加重視改革的姿態,政策抉擇明顯更加困難。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