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在11月9日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為核心的新領導層將在多大程度上推進深入的改革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雖然具體舉措尚未公佈,但從主要領導人最近的表態中可以看出大方向。那就是:讓市場更好地發揮作用、明確區分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建立統一市場。毫無疑問,習近平和李克強正在推進市場化改革。
從中國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財稅政策、金融、國有企業、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等改革正受到關注。都是貧富差距擴大、房地産價格暴漲、影子銀行以及環境破壞等問題的根源。
可以説,在擺脫依賴數量擴張的以往增長模式、轉向以提高品質為核心的可持續增長模式方面,上述改革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提到三中全會,一般會想到中國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為實現「一百八十度轉變」的歷史性會議,那次會議決定將共産黨的工作重心、即國家運作的基本方針從階級鬥爭轉向實現現代化。
改革開放政策已被定位為近年來中國快速增長的起點。此次的三中全會能否成為如此有份量的會議?將是預測習李新體制領導能力的試金石。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飯野克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