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為了每年創造1000萬個就業機會需要7.2%的經濟增長。中國共産黨自11月9日起將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屆時將確定以經濟為中心的改革方針。李克強的發言被認為明確了為確實推進改革,不産生失業等問題的穩定尺度。
李克強10月21日在中國工會全國代表大會上表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進行了估算,指出過去的經濟增長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創造100萬個就業機會,而目前可以創造130萬~150萬個崗位。要每年創造1000萬個就業機會、同時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左右,需要維持7.2%的經濟增長率。《工人日報》日前全文刊登了李克強在大會上進行的經濟形勢報告。
中國政府今年提出的目標是實現7.5%的經濟增長,創造900萬個以上就業機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如果明年設定相同水準的就業目標,則維持大約7%的增長率即可實現目標。
中國以往為解決就業問題,經濟政策運作一直以「保8」為前提。但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現在已經無需那麼高的增長。有觀點指出討厭到勞動密集型工廠工作的年輕人日益增多,增長速度和就業機會增長的關聯性正在下降。
李克強在報告中表示將堅持不擴大財政赤字的方針,再次否定了推出短期經濟刺激政策,強調了推進經濟改革的姿態。李克強此舉被認為意在強調要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就必須推進改革,只有改革才能促進就業。
不過,李克強的上述表態可能被解讀為提出了經濟增長的「底線」。今後,中國政府將著手制定明年的經濟運作目標,而李克強的表態將影響增長目標是否在7.5%的基礎上下調的討論。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