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11月8日發佈的貿易統計顯示,10月中國出口額同比上年增長5.6%,時隔2個月實現同比增長。另一方面,由於資源等進口處於增加趨勢,10月份進口同比增長7.6%,連續4個月出現增長。10月貿易收支(出口額減去進口額)為順差311億美元。
在出口方面,電子零部件和紡織品等對東南亞及美國的出口表現比較堅挺。出口在9月曾時隔3個月出現同比下滑,目前重新恢復增長。但由於世界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因素,外需前景仍不容樂觀。
1~10月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7.6%。按主要地區看,對最大貿易夥伴歐洲的出口增長0.5%。對美國出口增長6.9%,而對東盟國家出口則增長10.9%,相比其他地區表現更為堅挺。
另一方面,中國與日本的貿易持續萎縮,1~10月比上一年同期減少7%。在11月4日閉幕的中國最大的貿易展銷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州交易會)」上,出口成交額相比今年春季的上屆減少1成。因此,也難以認為出口形勢大好。
自去年底至今年上半年,打著出口的幌子將投機資金匯入中國本土的「虛增出口」現象橫行。結果拉高了出口增幅。因此,今後中國的出口在數據上很可能低於去年。
(大越匡洋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