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通依靠面向智慧手機的半導體實現了快速增長。除了借助行動電話的高速通信技術獲得專利收入外,高通還在相當於智慧手機大腦的MPU(微處理器)領域握有約50%市佔率。然而高通在新興經濟體的戰略卻出現動搖。
 |
高通推出的移動晶片驍龍(snapdragon)800 |
中國發改委的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在2月19日的記者會上證實了對美國高通的反壟斷調查。部分媒體報導稱,處罰金額可能會超過10億美元。
在中國,中國移動等行動通訊商剛剛開始推出第4代(4G)行動電話的商用服務。今後預計將誕生基地台和行動電話終端等巨大市場。據美國媒體報道,在4G技術方面握有專利權的高通有信心讓「中國自主研發的4G規格也對其支付專利使用費」。
在實施4G相關的鉅額投資之前,對於看似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各方存在很多猜測。
媒體研究者毛啟盈在部落格上指出一部手機的毛利率才10%,而5%的利潤就被高通拿走了。中國手機企業目前對高通LTE晶片和專利授權價格普遍不滿。在此基礎上他強調專利保護是必須的,但是高通過度苛刻保護,已經嚴重地阻礙了全球科技進步和高科技的發展。
2009年南韓反壟斷當局對高通處以約2億美元的罰款。其理由是高通對購買其競爭對手晶片的手機廠商徵收較高的專利稅。
中國的專欄記者信海光認為不必從陰謀論看高通遭調查。他認為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很可能只是最近中國政府市場監管力度加強的一個表現,並非針對某一公司。
高通對中國市場寄予厚望。其在1月底公佈2013年10~12月期財報時,首席運營官(COO)史蒂夫·莫倫科普夫(SteveMollenkopf)表示「高通與在海外擴大銷售的中國終端廠商就提供技術進行了廣泛磋商」。顯示出預計面向4G手機的晶片需求將大幅增加。不過中國媒體報導稱,受反壟斷調查影響,高通可能無法繼續取得一直以來的高收益。
不過同時還有這樣的觀點。熟悉IT相關領域的周彥武指出高通確實是壟斷,高通也會乖乖交罰金,不過罰金會150%轉移到中國手機企業和MTK(聯發科技)的腦袋上,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腦袋上,等於是發改委罰了中國手機消費者的錢。
許昆林在記者會上表示該案件並不存在各位所想的背景。長久以來專利和壟斷問題一直備受爭論。究竟是高通亂用專利權獲得過多收益,還是中國無理刁難,迫使高通下調正當的專利使用費?預計中國反壟斷調查進程將備受關注。
(戶田敬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