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5日在北京開幕的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政府總理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顯示了實現穩定增長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的態度。中國高速增長已經終結,進入了新的時代。在參加會議的企業家和學者中,對適應「新常態」顯示出自信。
3日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開幕。在兩會上,將決定今後的經濟運營方向和改革走向。
今年的重要主題之一是適應「新常態」。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中宣稱,「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在此基礎上,李克強強調「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明確了相比經濟刺激對策,更加重視結構改革的方針。
出席全國人大的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強調GDP並非中國追求的唯一目標,其觀點是如能穩定創造出新增就業機會,就能追求經濟品質的提高。此外,河南省總工會主席張大衛也表示有必要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
與此同時,不得不適應「新常態」的企業家也顯示出理解。中國網路搜索引擎巨頭百度首席執行官(CEO)、政協委員李彥宏表示,通過技術革新可以刺激經濟,創造就業,對適應新常態顯示出自信。
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還提到了國有企業改革。再次表明了國有企業接受民間資本的方針,同時強調加快(國有企業壟斷的)電力、油氣等體制改革。
不過,從事房地産等業務的民營企業北京林達集團董事長、政教委員李曉林不忘提出要求,認為不管如何推進改革,創造更高的收益都至關重要。
(菅原透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