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0月10日宣佈,中國申報的舊日本軍隊實施南京大屠殺的相關檔案列入「世界記憶遺産名錄」。但同時申報的隨軍慰安婦問題檔案落選。
南京大屠殺歷史檔案被認定為世界性的重要「遺産」,中國今後或將進一步加強圍繞歷史問題的對日攻勢。
此外,日本申報的第2次大戰後的西伯利亞扣留相關檔案和國寶「東寺百合文書」也入選。
中國為了在「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的今年列入,去年進行了申報。對此,日本政府批評稱,此舉是「在政治上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中國提出了抗議。曾要求中國取消申報,但遭中國拒絕。
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相關檔案包括認定日本領導人和軍隊戰爭犯罪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審判)和南京軍事法庭的記錄、舊日本軍隊拍攝的屠殺相關照片、美國傳教士拍攝的照片等。據稱自2009年起籌備申報。
圍繞南京大屠殺,中國依據南京軍事法庭檔案,稱犧牲人數達到「30萬人以上」,對此,日本存在從數萬人到20萬人等各種説法,同時有觀點否認屠殺本身,一直存在爭議。
日本外務省表示,記憶遺産的目前審查標準只是檔案的保全和管理的必要性屬於討論對象,在歷史上是否準確並不是判斷依據。但是,通過此次申報,中國方面的官方見解有可能固定化。
關於來自各國的申報項目,由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舉行的國際諮詢委員會進行審查,然後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決定列入。
(kyodo)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