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難在朝鮮問題上對美國唱反調的無奈
2017/11/23
美國財政部以幫助朝鮮獲取外匯為由,將中國的企業家和貿易公司也列入了制裁對象。對此,中國政府並沒有直接批判美國。中國向朝鮮派遣的特使未能取得預定的成果,一直主張的對話路線也陷入了束手無策的狀況。因此,此次也透露出中國的一種判斷,即認為目前與美國保持一致步調,在資金和人員流動兩方面向朝鮮加強施壓才是良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11月22日的記者會上就美國新一輪涉朝制裁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方一向全面、嚴格遵守並嚴格執行安理會通過的所有決議,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同時,我也願意再次重申,中方一向反對其他國家根據自身法律採取單邊制裁、實施‘長臂管轄’的錯誤做法」,僅重申了以往的立場,謹慎避開了指名批評美國。
中國11月17~20日派遣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作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特使訪問朝鮮。但宋濤似乎未能見到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中國想通過對話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主張對美國逐漸失去説服力。
一方面,中國也正在限制中朝間的資金和人員流動,加強向朝鮮施壓。連接北京和朝鮮首都平壤的中國國際航空的定期航班在宋濤回國的11月20日後停航。雖然國航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季節因素旅客減少。但外界紛紛猜測是政府的授意。
在朝鮮實施第6次核子試驗的9月以後,中國凍結了朝鮮籍客戶的銀行帳戶,正在強化事實上的自主制裁。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還發佈了2018年1月前關閉朝鮮個人和企業在中國成立的合資公司的通知。這無疑將對朝鮮獲取外匯構成打擊。
不過,並沒有跡象表明中國打算實施美國要求的石油全面禁運等強力措施。中國的基本戰略是,施加不至於造成朝鮮經濟崩潰程度的壓力,將朝鮮拉回談判桌。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橋哲史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