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低姿態應對美國貿易施壓
2018/03/16
面對在貿易政策上加強對華強硬姿態的美國,中國顯示出以低姿態加以應對的想法。這是因為,如果發展為貿易戰,將對目前依賴外需的中國經濟造成重大打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3月15日的記者會上強調,「過去40年中,中美之間的經貿摩擦都能夠通過建設性方式得到妥善解決。今天我們仍然認為,中美可以通過友好協商解決雙方之間的分歧,我們也有誠意去這麼做。歷史已經證明,貿易戰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如果真的出現大家不願意看到的情況,我們將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面對川普政權提出的強硬政策,中國方面保持了冷靜反駁的姿態。
中國商務部長鍾山3月11日指出,「美國官方統計的對華貿易逆差每年都被高估了20%左右」。據中方統計,2017年的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約為2800億美元,但據美方統計,對華貿易逆差達到約3800億美元,多出1千億美元。
3800億美元的20%是760億美元。鍾山的上述發言似乎是意識到美方要求的「削減1千億美元逆差」。
統計差異為何發生原因仍不明確。鍾山指出,中美兩國政府組建專家組,分析了統計差異對中美間貿易收支産生的影響。有分析認為,強調了這是中美共同調查這一點,意在顯示出「美國方面也認識到了統計問題」。
鍾山還提及美國以安全方面理由限制對中國出口高科技産品的問題。鍾山表示,美國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如果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放寬,對華貿易逆差可減少35%左右,指出鉅額對美順差的原因在於美國。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原田逸策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