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負著中國「改革派」的期待,汪洋作為副總理開始馳騁在中央政界。之前,汪洋擔任的職務是中國有代表性的工業地區廣東省的省委書記。2009年汪洋曾訪問日本,直接考察了日本製造業生産一線。
在廣東省,汪洋曾推薦部下觀看電影《日本沈沒》。汪洋希望借此告訴部下已經非常發達的日本仍然對未來保持著危機感。
紡織、家電等製造業因人工費上升而陷入苦戰,但部下們卻缺乏危機感。汪洋曾倡導通過市場機制進行調整,推動喪失競爭力的約8萬家企業進行優勝劣汰和産業升級。時任總理的溫家寶擔心此舉對就業造成消極影響,曾要求慎重對待,但汪洋並未放棄一貫主張。
汪洋出身貧寒,中學畢業後就職於食品工廠。在工作間隙曾廣泛閱讀歷史、經濟和科學等書籍。如今仍然堅持閱讀分散型能源和大數據等反映已開發國家動向的書籍。向部下推薦圖書,具有獨特的領導風格。
汪洋言談幽默,性格開朗,但也有人質疑其做事不縝密。據曾參與廣東省政府改革的學者們説:「部下們對改革不太熱心」。作為言出必行的改革者,汪洋能否在歷史上留下足跡,如今正是關鍵時刻。
(桑原健 廣州)
汪洋
1955年生於中國安徽省。歷任該省副省長、國務院副秘書長,2005年擔任重慶市市委書記,2007年擔任廣東省省委書記。
相關文章
習李擔負走出「二流國家」重任
中國改革派面前的現實很殘酷
汪洋還會推薦什麼書?
克服危機的人——王毅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