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領導層正致力於治理大氣污染。除了將汽車燃料的品質標準提高至已開發國家的水準外,還將二手車報廢規定等擴大至全國。目標是2017年之前將大城市的PM2.5濃度降低15%以下。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招致了民眾的不滿。中國應對大氣污染問題動真格的了。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後果的人,必須追究其責任,而且應該終身追究」。在5月下旬召開的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會議中,習近平這樣強調。
從集體學習之後的6月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加緊制定環保對策。在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制定了大氣污染對策的基本方針。9月12日公佈了17年之前的對策,提出要降低北京市等地的PM2.5濃度。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領導層希望通過解決和貪污一樣容易招致輿論批評的大氣污染問題,獲得支援。
此次新制定了提高汽車燃料品質的對策。最近發改委公佈了草案,從今年到明年,首先將把每噸汽油價格提高290元,以用於減少導致大氣污染的硫磺成分。計劃敦促各大石油公司利用漲價獲得的資金來升級精煉設備。
中國目前的燃料標準被稱為「國三」,硫磺含量是日本和歐洲的15倍。中國政府提出2014年底之前在全國推行比國三標準嚴格3倍的「國四」標準,2017年之前實現相當於全球最嚴格排放標準「歐五」的「國五」標準。
另外,還將在全國實施「老舊機動車報廢獎勵」制度,以促進淘汰05年之前註冊的低燃效汽車。除了2017年底之前將北京市內的汽車保有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之外,還計劃將限牌政策擴大到全國各地。
此前,同樣的環保規定曾多次被討論,不過卻遲遲未推行。這是因為決定誰來承擔強化環保規定所産生的費用成為爭論的焦點。
應對「國四」標準需要總額高達500億元的設備維修費,中石化等國有石油巨頭企業表示強烈反對。此次的燃料價格上漲,預計各大石油巨頭僅承擔其中的30%。將按照「使用者承擔費用的原則」,其餘70%由汽車駕駛者承擔。
目前中國的石油價格為每升7.51元(北京),雖然此次僅上漲不多,不過大部分都是由消費者來承擔。因此,在網際網路上普通消費者已經開始表示不滿。
「國有石油企業壟斷著中國市場,掙的錢都到哪去了!」。在微網誌上,批評國有石油企業的聲音不絕於耳。據每日經濟新聞推算,油價上漲將導致1個家庭每年多支出212元。最初為了平息輿論不滿而制定的環保對策很可能反過來招致更多的批評。
由於國務院積極制定大氣污染對策,地方政府也紛紛效倣,相繼出台具體對策。
被要求2017年之前將PM2.5的濃度比2012年降低25%的北京市政府將於10月底派考察團赴東京考察。除了學習東京的公害對策外,還計劃和擁有大氣污染處理技術的日本企業進行交流。
雖然中日關係陷入冷卻,不過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稱北京是開放的城市。方副局長還透露北京市將在2017年之前投入2000億~3000億元來治理環境污染。
大氣污染嚴重的北方地方城市的動作尤其明顯。毗鄰北京市的河北省決定在10月中旬之前,成立名為「環境保安警察總隊」的新組織,以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計劃在省內主要城市設置隊員,雖然未公佈人數,不過該組織隸屬於公安部門,具有強制取締的權利。河北省黃石市也設立了同樣的機構。
在中國的體制下,年輕官員在地方積累經驗後進入中央的事例不在少數。由於中央顯示出重視大氣污染對策的姿態,所以地方一把手也紛紛採取行動。
(阿部哲也 北京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