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是豐田最難應付的對手

2023/09/07


      中山淳史:氣溫41度,特斯拉的最先進工廠「Giga Texas 」坐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近郊,如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説的「沸騰地球」,火辣辣的陽光照耀著這裡。

  

靠近「Giga Texas」時,會進一步感覺到它的巨大(美國德克薩斯州)

     

      採訪這家最先進工廠內部難於上青天,2022年的開業典禮也未允許現有媒體進入,特斯拉負責公關的部門早在3年前就已被首席執行官(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砍掉。

     

      在對於上市企業來説很難想像的與外部隔絕的情況下,我也無緣親眼看到工廠裏的情形,只能到處探訪作為特斯拉客戶的零部件製造商。了解實情的美國媒體相關人士向我提議:「最好從供應商或離職人員那裏問情況」。

    

      隱藏在零部件中的「産品製造革命」

  

      即便通過這樣的採訪,也一樣能夠感受到特斯拉執著于産品製造革命的熱情。比如,將電力和通信系統的電線扎捆在一起的名為線束的零部件。

  

      據附近的一家大型製造商介紹,特斯拉為了簡化組裝線,從Giga Texas生産的SUV「Model Y」開始,將線束長度縮短到了約30分之1。拆開後原本長度約3公里的電線總長縮短到了100米左右。

     

          

      被稱為「千兆鑄造(Giga Casting)」、以1次沖壓工藝來成型車身主要構造部分的一體化壓鑄技術被認為是該工廠的特點。

    

      與這種製造工藝相關的生産革新之一就是縮短線束。除此之外,還幾乎去掉了其他廠商生産的汽車安裝的約200處開關類零部件,據稱原本近100個半導體晶片也即將被整合為3大部分的處理器系統。

  

      傳統車企認為馬斯克「不懂汽車製造」

     

      汽車將會變成智慧手機。這種説法由來已久,但很難實現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特斯拉也許真的會使汽車變成簡單的數位設備。奧斯汀有很多讓人聯想到這一點的革新。

   

      我想起了美國管理學家詹姆斯·柯林斯(James C.Collins)的著作《再造卓越(原作名:How the Mighty Fall)》中提到的企業衰落的5個階段中的「漠視危機」。這是曾實現過出色經營的企業也會走向衰落的第3個階段。

  

   

      傳統汽車制造商也可以率先採取像馬斯克那樣的做法。但是,很多的企業一直以來只是對馬斯克看起來如同突發奇想的創意付之一笑,認為他「不懂汽車製造」。

  

      (這些汽車廠商)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很難列舉出無法做到的理由,或者一直在逃避現實呢?一體化壓鑄技術在全世界的汽車行業引發關注,眼下甚至出現了其他製造商對被認為由義大利生産、與特斯拉相同的沖壓機競相展開爭奪的動向。

  

      挑戰打破EV的常識

  

     居住在美國矽谷、熟悉特斯拉的汽車能源國際和平財團首席研究員櫛田健兒認為:「特斯拉最大的功績是一個接一個的克服了純電動汽車(EV)存在的價格高、續航距離短、沒有充電基礎設施這些痛點(課題),還逐步確立對於內燃機車的相對優勢這一點」。

   

      特斯拉對標的對象本來應該非豐田莫屬。而目前受到關注的是特斯拉正在建設的新工廠「墨西哥超級工廠」將實現什麼樣的技術革新。據説明年底將製造並推出目前最便宜的價格在2.5萬美元左右、可以確保兩位數利潤率的「Model 2」。


  

      特斯拉的戰略是完全打破EV價格貴的常識,超越傳統汽車廠商和被認為有1千家的新興企業,將距離一下子拉開。日本汽車廠商能高枕無憂嗎?

     

德克薩斯超級工廠的生産現場(特斯拉提供)

      「終結化石燃料時代」

  

      特斯拉的商業模式不僅限於銷售汽車。比如,3月公佈的被稱作「Master Plan Part 3(宏圖篇章3)」的中期經營指針表明,「EV」只是業務整體的一部分。其他還致力於通過光伏發電和蓄電強化電網以及鋼鐵化學産業的電化等5個領域。

  

      如果説特斯拉想成為什麼樣的企業,其實是能源企業。現在的KPI(考核指標)是EV銷量,而將來將增加發電和蓄電設備、工廠設備的銷售及服務收入。根據情況還可能增加馬斯克參與的人型機器人及衛星通信業務等。擁有「終結化石燃料時代」這一目標的特斯拉的最終形態的比較對象未來估計不是豐田,也不是德國福斯。

 

        

      當然,特斯拉過去經歷過很多失敗,前景存在風險。從宏圖篇章1和2來看,還有「實現機器人計程車」等未實現的部分。

  

      即便如此,隨著EV普及,特斯拉最先開展、通過乘積效應有望增長的能源業務也不會輕易讓其他汽車廠商實現趕超。

  

      勤奮且從不懈怠

     

      2000年代初,豐田股票的總市值超過其他汽車廠商的總和。而如今,特斯拉的總市值是豐田的3倍。豐田居世界第一的時代正是美國三大汽車廠商放棄革新的時候。現在的特斯拉沒有停下腳步的跡象。勤奮且從不懈怠的特斯拉對日本企業而言或許是最難對付的競爭對手。

  

      據稱,特斯拉對EV的最終目標是每年銷售2千萬輛。這將是豐田現在全球銷量的2倍。日本汽車廠商就這樣甘心被埋沒嗎?當然不會,我覺得是時候認真地擔憂一下這樣的結局了。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評論員 中山淳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