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的陷阱
2017/02/0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柯隆: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實際GDP增長率)6.7%。關於這個6.7%的經濟增長率,海外的經濟學家中,有人評價説是1990年以來的新低。按我看,如果真的實現了6.7%的經濟增長率,應該説2016年的中國經濟非常成功地實現了預定的增長目標,怕就怕實際的經濟增長率和公佈的數字不吻合。不久前遼寧省長坦陳經濟統計和稅收含很大水分。
|
|
無論經濟統計如何,現在中國經濟處在低谷。我記的有一位叫林毅夫的北京大學經濟學教師在2015年大膽預測中國在未來10年有達到8%增長的潛力。我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把這種預測改稱為忽悠,因為我覺得這種毫無根據的預測實在不靠普,作為一個學者如果對自己研究的對象不嚴肅,那就麻煩了。當然我不知道他在忽悠誰?為什麼要忽悠?
説實在的,像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8%的增長未免太快了,給環境帶來的負荷直接危害中國社會的穩定。所以,中國經濟進入中低增長應該是合理的選擇。
通常,市場經濟的國家面對經濟下行會實施寬鬆的金融政策或財政政策來刺激經濟。中國呢,除了實施傳統的經濟政策外,還有一招就是積極引進外資。這是近40年來的中國的創舉。1992年,為了打開經濟下行的僵局,鄧小平南巡呼籲加速改革,接下來全國各地就開始以二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招商引資。所謂二免三減半就是外商企業到中國投資,業務營利後的前兩年免去企業所得稅(法人稅),另外,還可以享受三年企業所得稅減半。
當時,全國上下招商引資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1994年我拿到碩士學位剛剛進了一家銀行的研究所,每次回國都有人來傳達好意:「你要是能夠介紹日本企業到我們的開發區來投資,我們可以給你投資額5-10%的回扣」云云。説實在的,我聽了覺得很可怕。為什麼?我介紹日本企業到國內去投資,那我要對人家負責。其投資的開發區憑什麼給我鉅額回扣?我做一個合理推論,羊毛出在羊身上。也就是説,我介紹去的企業很可能被宰,那樣的話,我不就對不起人家了嗎?所以,我從來沒有介紹任何企業回國投資。
不過,我在日本參加過幾次(不超過3次)國內地方政府來招商引資的「論壇」。一次是四川的一個負責財政的副省長帶隊來東京招商引資,「論壇」上,這位副省長對著來賓(企業家)大肆宣傳四川是天府之國,不僅有可口的麻婆豆腐,還有可愛的熊貓,云云。説實話,我被這位副省長的熱情而感動。還有一次是西安的一個招商會議,和四川的類似,負責招商的領導大肆宣傳西安有兵馬俑,還有楊貴妃洗澡的華清池。
我一直覺得,讓官員出來招商引資實在不是上策,官員們太不懂商業了。要知道企業家到中國去投資不是去旅遊,麻婆豆腐和熊貓還有兵馬俑都跟投資沒有關係。順便説一下,後來聽説那位四川的副省長因為經濟問題進去了。
其實,以前到中國投資落戶的外商企業並不一定是招商引資的結果,更多的是外企被中國的投資環境所吸引而至。那怕中國不搞什麼減免稅政策,只要充分開放市場,外資就會到中國來投資;不需要大肆宣揚麻婆豆腐和大熊貓,只要政府允諾依法治國且確實落實下來,外國企業就會蜂擁而入。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