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老柯要説話 > 中國億萬富翁是怎樣産生的?

中國億萬富翁是怎樣産生的?

2017/02/22

PRINT

   

  當然,開發商們拿到土地不是白拿的,他們也付成本給幫他們忙的地方官員。這是一條隱形的價值鏈(value chain)。這條價值鏈也會斷,當開發商的上家的地方官員要求更多的回報,而開發商不願意流血的情況出現,事情就暴露了。所以,價值鏈上的各方實際上是構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

  

  在此必須指出的是億萬富翁的收入和他們的勞動生産率沒有任何關係,今天的中國沒有任何一個億萬富翁可以憑其勞動實現普通人幾千倍、幾萬倍的勞動生産率,除非是通過金錢遊戲加權力遊戲進行掠奪。財富的掠奪比財富的剝削更兇猛。有流亡在國外的中國巨富聲稱自己控制億萬資産。我不知道這種豪言是否真實,但憑我一個學經濟的冷靜分析,清清楚楚看明白這些遊戲裏面的潛規則。

  

  最後説一點,在日本,總有日本的企業家諮詢在中國如何投資才能成功?所謂成功,我理解的就是賺錢,不虧本。有一些研究中國問題的中國人會忽悠日本企業家:在中國投資的關鍵是本地化,他們説的本地化就是起用中國人當總經理。我認識一家日本企業用了一個中國人,完全信任他,把中國業務完全交給他,結果,沒幾年,此人把公司的資産都變為他的個人資産。生意上,無論你如何信用對方,都必須加強監管,這跟總經理的國籍沒有關係。

   

  我一直認為日本企業很難在中國有很好的業績,不虧,少賺一點就不錯了。因為日本人不擅長金錢遊戲,更不擅長跟權力遊戲,那你的生意怎麼能取得大成功?不取得大成功,但也不吃大虧,這未必不是一個好結果。很多年前,有一家名古屋的企業到南京去開了一家康樂中心,所謂康樂中心就是一個公共浴池。當時國內還很少這種衛生條件很好的公共浴池。康樂中心歸文化局管,結果文化局的幹部幾乎天天都帶著朋友親戚來洗澡吃喝,當然是不付錢的,結果,沒幾年這家康樂中心就關門了。這就是中國的商業環境。在中國,老老實實經商是不太可能賺錢的,更不要説成為億萬富翁了。

 

柯隆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62
具有一般參考性
 
10
不具有參考價值
 
40
投票總數: 41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