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老柯要説話 > 政治家面臨的尷尬

政治家面臨的尷尬

2017/06/27

PRINT

   

  問題是政治家和官媒的執筆者們似乎很尷尬,他們並沒能與時俱進。試想如果你要求年輕人為國家做貢獻,他們一定會覺得莫名其妙:做什麼貢獻?為自己做貢獻。我想中國要想江山不變顏色,那一定要與時俱進地去適應這些年輕人,因為再過10年或20年,他們就是國家的主人翁了。難怪毛澤東把年輕人比作早上8、9點鐘的太陽。

    

  今天60歲以上的人喜歡唱紅歌,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他們的青春期,除了紅歌沒別的文藝娛樂,但等這些人老了唱不動了,我想就不會有人再去唱紅歌。今天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是看好萊塢大片、恐怖片和日本的動漫長大的,《紅燈記》裏的李玉和,還有《沙家浜》裏的阿慶嫂,都跟他們沒有關係。

   

  全球化時代,隨著生活方式不斷趨同,價值觀也一定不斷趨同。這個歷史車輪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了,所以,今天的「大人們」不應該像100年前堅持女孩要裹腳的那些家長和老人。

   

柯隆

  我知道中國還有一些人出於自己的烏紗帽反對所謂的普世價值,其實,無論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還是今天所説的普世價值,不是洪水猛獸,剛剛過去的5·4紀念日,大家應該還記得德先生和賽先生。打一個比方,中國特色就像方言,普世價值就像普通話。要讓老人們去説普通話當然很難,同樣,年輕人通常不自不覺的都説普通話,而且他們新造的詞語一定是普通話的。我小的時候聽國家領導人講話,包括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鄧小平,他們的話都太難懂了,後來的胡耀邦和趙紫陽説話也很費勁。但今天的領導人們的普通話都很容易懂,所以社會進步一定是按部就班的,不可性急,也無法阻擋社會進步。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柯 隆 簡歷

富士通綜合研究所主席研究員、靜岡縣立大學特聘教授。出生於中國南京。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學技術學院日本專業,88年旅日後進入愛知大學法經學部學習,92年畢業後進入名古屋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深造,94年碩士課程(經濟學)畢業。98年10月,富士通綜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5年6月,同總研經濟研究所上席主任研究員。06年起擔任主席研究員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67
具有一般參考性
 
4
不具有參考價值
 
103
投票總數: 27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