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大眾汽車就像雷曼危機前的豐田」,豐田汽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十分冷靜地看待大眾的飛速發展。
豐田在雷曼危機前不斷擴大業務規模最終轉為虧損。正因為這一經驗教訓,豐田現已轉至「量力而行的經營方式」(豐田章男),計劃從2013年度開始3年內不再新建工廠。
而大眾仍在加速前進。除了在美國建設SUV工廠之外,還將從今年起到2018年向中國的合資業務投資182億歐元。計劃將當地的産能提高到400萬輛。
對於大眾快速擴大業務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部件廠商已經敏感地有所察覺。日本的汽車部件行業也接連接到大眾希望採購部件的諮詢。並且,據稱出價相當低。
「因為大眾的MQB項目未能走上正軌,凍結了對內部生産部件的投資,所以不得不開始轉為外部採購,以降低成本」,某部件廠商幹部給出了這樣的分析。
豐田在凍結工廠新建計劃的同時,還通過調整生産線等,累計削減了1.5萬億日元以上的成本。這些結構改革成為了豐田2014年4~6月利潤時隔7年創下歷史新高的原動力。
豐田率先積極進行結構改革,重新構築了增長模式。而大眾的苦戰或許是那些力爭在千萬輛時代排名全球第一的廠商所無法避免的必經之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