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車決定停止在美國的汽車生産業務。伊利諾州的三菱工廠的SUV車型將停産。三菱將保留員工雇傭,為其尋找新的買家。在撤出歐洲和澳大利亞生産業務的同時,三菱加快了在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産能提升。擴大在具有增長潛力的亞洲生産業務,三菱開始轉型,以亞洲為生産據點向全球供應。
這是日本大型車企首次從歐美全面撤出生産。關於撤出生産業務的詳細內容將於今後討論,預計近期將進入與工會的磋商。
伊利諾州工廠由三菱汽車與美國克萊斯勒(現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合資設立,1988年投産。目前是三菱汽車的全資子公司。2002年的年産量超過了20萬輛,但目前已經停産轎車等北美專用車,目前只生産SUV車型「歐藍德Sport」。
相對於約12萬輛的年産能,2014年的實際産量僅為6萬4000輛,還不到全球整體産量的10%。除了北美市場銷售增長乏力,受美元升值的影響,三菱的出口陷入苦戰,開工率下降。三菱在美國的汽車市佔率不到1%,落後於豐田等其他日本車企。
三菱汽車在2008年停止在澳大利亞的生産。2012年底,將荷蘭的生産子公司出售給當地企業,撤出在歐洲的生産。另一方面,三菱在泰國建立了戰略車「MIRAGE」的生産工廠,還將在印度尼西亞建設新工廠,在菲律賓將收購美國福特的汽車工廠,積極對菲投資,推進「選擇與集中」。
三菱汽車在2000年代被曝出召回隱瞞問題之後陷入銷售低迷、經營惡化。2014年,三菱將作為負遺産的優先股處理完畢,制定了經營重建的時間表。三菱希望以東南亞3國為主要生産基地,向全球出口,作為「亞洲車企」繼續生存。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