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降價8萬元」。在大眾廢氣造假問題曝光之後的9月下旬。在北京市內一家大眾旗下專賣店,約20萬元的SUV「途觀(tiguan)」打6折銷售。
在中國大眾廢氣造假問題的影響有限,而且大眾在各地展開新車大幅降價、以促進銷售。「雖然完全賠錢,但為了保住中國份額首位寶座也只能如此」,大眾中國法人高管這樣表示。在地方政府之中,還出現了作為公車增加引進大眾轎車的「救市」行動。
借助對手失誤而發動攻勢,在商業上屬於常識性的手段,但此次對於大眾的競爭對手來説很難有可乘之機。這是因為擁有最大份額、對市場動向具有影響力的大眾正在啟動大幅降價,結果是對手也正被迫跟隨降價。
以份額排在第2位的美國通用汽車(GM)和第3位的南韓現代汽車為中心,100萬日元左右的降價日趨常態化。低價銷售將直接加重企業和專賣店的負擔。行業整體盈利惡化的風險將隨之加劇。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阿部哲也 北京、中村裕 廣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