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現代汽車討論停産北京第一工廠

現代汽車討論停産北京第一工廠

2019/03/07

PRINT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3月6日獲悉,南韓現代汽車正在考慮對北京3家工廠中的1家進行停産。現代汽車由於2017年薩德(THAAD)問題的影響,在中國的銷售陷入苦戰。2018年,中國當地工廠開工率降至5成以下,該公司似乎認為調整生産是難以避免的。

  

  現代汽車和北京汽車集團的合資公司北京現代汽車在北京、重慶、河北省滄州合計運營5家工廠。其中,2002年投入運作的最古老的北京第一工廠(年産能約為30萬輛)停産的可能性很大。

      

北京第一工廠(Reuters)

     

  現代汽車相關人士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透露了上述消息。北京第一工廠的員工預計為2千~3千人。針對停産時間,相關人士稱「需要與當地政府等協調,仍未確定」。  

  

  北京現代的年産能5家工廠合計約為180萬輛。但2018年在中國的銷量同比減少9%,僅為約75萬輛,與頂峰時的2016年相比減少約3成。經過單純計算,2018年的工廠開工率僅為4成多,北京第一工廠的老化設備的維護費負擔成為巨大課題。

    

  現代汽車2017年在重慶起用第五家工廠,包括邀請南韓總統文在寅趕赴當地等,現代直到最近仍把中國業務定位為增長支柱。但是,2018年中國市場整體新車銷量同比減少約3%,時隔28年出現負增長。以薩德問題為開端,不斷擴大的「遠離南韓車」的逆風過去約2年仍未消除,現代持續出現誤判。

  

  現代汽車相關人士表示,為重建在華業務,制定了3項計劃。即(1)通過削減銷售獎金降低成本、(2)擴大東南亞和中南美業務、(3)在中國調整結構。不過,關於削減銷售獎金和擴充東南亞等業務,其他汽車廠商也如出一轍,現代汽車似乎需要進一步進行結構調整。

     

  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關閉工廠並非易事」。北京現代在2月春節前後徵集自願辭職一事已經曝光。現代計劃在確定裁員人數的基礎上,「在2019年上半年之前具體落實結構調整」。

  

  圍繞中國汽車市場,外資企業相繼調整戰略。鈴木2018年9月宣佈停止在中國生産。2019年2月底,福特汽車決定裁員2千人,這相當於中國主力合資公司的約1成員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山田健一 首爾,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