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家電展會「消費電子展(CES)」上,全球知名汽車廠商相繼公開了各自的自動駕駛技術。豐田公開了首款自動駕駛汽車,德國奧迪宣佈將開始行駛試驗,美國福特汽車在矽谷建立開發基地。圍繞著被稱為「終極智慧車」的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競爭已開始火熱。
豐田發佈的自動駕駛汽車在汽車周圍配置了多個雷射器、雷達及攝像頭,由其承擔人眼的作用。這些部件可在瞬間讀取道路白線、信號燈顏色以及周圍行駛汽車的運動軌跡等,並將這些資訊反映到方向盤、油門及制動器的操作上。目前已在美國密西根州開始進行公路試驗。
在無人車的開發方面,2010年谷歌宣佈已著手進行相關開發。該公司力爭讓這種利用通信技術的試製車在5年內實現實用化,目前正實施在公路上行駛30萬英里(約48萬公里)的試驗。在豐田負責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的公司經理吉姆•拜茲表示:「‘谷歌’等同於‘成功’(譯注:英文中兩者發音相近)。將來有可能和他們進行合作」。
奧迪1月8日宣佈,將在美國內華達州開始自動駕駛汽車的試驗。該公司透露,該車採用了與半導體廠商聯手開發的擁有自主産權的3維感測器來解讀周圍汽車運動資訊。美國福特公司常務董事畢姆•范德列傑特表示:「為了加強開發力度,我們正摸索與風險企業及研究機構進行合作」。
半導體廠商瑞薩電子將從下一年度開始著手開發可配備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微控制器,諸如此類,旨在實現自動駕駛汽車實用化的潮流迎面而來。
(杉本貴司 拉斯維加斯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