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南亞,日系車企正接連碰上圍繞關稅的糾紛。泰國認為從日本進口的豐田混合動力車「普銳斯」的零部件數量過多,正討論按照稅率高於零部件的整車來徵收關稅。豐田已向當地公平交易委員會提出復議,甚至考慮提起訴訟。此外,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雖然與日本簽署了關稅協議,但故意抬高承諾的關稅水準的事例卻時有發生,這已開始對日本企業的經營造成負面影響。
日本政府已呼籲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儘快加以解決。同時將通過日本與上述兩國都參加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敦促兩國完善相關法律和遵守投資準則。
日本與泰國於2007年簽署了經濟合作協定(EPA)。豐田自2010年秋季起開始在泰國組裝混動車「普銳斯」,並根據EPA以汽車零部件關稅(平均10%)進行出口。2012年夏季,泰國海關廳通知豐田,稱「(相關零部件)應以整車關稅(80%)進行進口申報」。問題由此浮出水面。
作為適用整車關稅的依據,泰國相關部門解釋稱「由於是一籃子進口汽車車身、引擎和變速箱,因此具有整車特徵」。而豐田則辯稱「事前已獲得有關部門的批准。由於將零部件分別單獨包裝,因此不具備整車特徵」,目前已向泰國上訴委員會提出復議,並已轉告泰國政府,如上訴委員會認定其進口産品為整車,豐田「將停止在泰國生産」。上訴委員會計劃最快在年內得出結論。
有分析認為,泰國政府的真實想法是「希望豐田更多在當地採購零部件」。不過,對於向泰國當地廠商採購工藝複雜的混動車「普銳斯」的零部件,豐田方面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有分析認為如豐田從泰國撤出,生産成本將增加,因此實際撤出的可能性也很小。
而在印度尼西亞,日本車廠商支付的關稅高於正常水準的情況仍在持續。按照該國與日本簽署的EPA,日本車關稅原本應在今年1月從30.9%下調至20.0%,但實際上目前仍達到28.1%。印度尼西亞認為這是操作失誤。日本經濟産業相茂木敏充等在相關部長級會談上曾多次敦促印度尼西亞加以修正,但印尼方面動作遲緩。日本廠商因此而産生的損失每年可達20億日元。日本政府已轉告印度尼西亞政府,「如果置之不理,日本可能向印度尼西亞政府追償日本企業多支付的金額」。
此外,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稱,柬埔寨以增加財政收入為由,針對汽車等40種工礦業産品「任意徵收了較高關稅」。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統計,在東盟10個國家中,至少有6個國家並未遵守其與日本在東盟EPA中確定的優惠關稅。
許多新興市場國家的貿易和關稅制度尚不完善。在東南亞,按照EPA改寫關稅表時,相關國家很多時候都要求日本進行確認。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夥伴國的關稅表包括約1萬個品種,全部確認非常困難,因此目前沒有有效的應對舉措。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