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日前決定2017年年底停止在澳大利亞生産汽車。豐田認為由於受澳元升值和人工費上升影響,與進口車之間的競爭正日趨激化,很難繼續在澳大利亞進行生産,而銷售業務仍將保留。此外,美國通用汽車(GM)也已宣佈停止在當地進行生産。在豐田決定停止在澳生産後,澳大利亞將不再擁有汽車生産企業。
 |
在豐田組裝工廠工作的員工(2013年7月墨爾本 AAP) |
豐田於1963年在澳大利亞啟動本土化生産,目前通過豐田澳大利亞公司作為主力轎車的凱美瑞和凱美瑞混合動力(HV)。企業的員工人數為4029人(截至2013年3月底)。
豐田有可能將在全面改進「凱美瑞」的2018年前後停止在澳生産。銷售業務仍將保留,將轉為從日本和亞洲國家向澳大利亞出口汽車。關於工廠員工,將重新安置到銷售、售後服務和維修部門,同時實施換工作支援等舉措,最大限度地維持雇用規模。
澳大利亞2013年全年新車銷量約為113萬6千輛,豐田的份額約佔20%,達到21萬4630輛,高居榜首。不過,由於受成本提高等影響,一直在減少生産車型,因此2007年曾接近約15萬輛的當地産量到2013年已減少至10萬6千輛。
澳大利亞從事製造業的工人的人工費比美國高出30%左右。此外,能利用澳元升值優勢的進口車也在發動猛烈攻勢。澳大利亞與南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將於2015年生效,屆時汽車進口關稅將即時廢除。而日本政府也在與澳大利亞政府磋商經濟合作協定(EPA),並要求取消目前5%的汽車進口關稅。
在本地化生産的優點日趨淡薄的背景下,各汽車廠商已相繼宣佈停止在澳生産。美國福特汽車宣佈將於2016年關閉工廠,而通用旗下的霍頓(Holden)汽車公司則將於2017年關閉工廠。
豐田出於維持雇用規模的考慮,曾慎重討論繼續在當地進行生産,但如果成為當地唯一的汽車廠商,零部件採購成本上漲問題也將浮出水面。此外,今年以來,澳大利亞政府暗示將廢除對汽車産業等製造業的補貼,像以往那樣的支援將難以期待,這也是豐田決定撤出的背景。
在豐田撤出海外生産的還有1998年之前關閉了紐西蘭的2座工廠。而在美國,受通用業績的惡化的影響,2010年關閉了豐田與該公司的合資公司NUMMI(新聯合汽車製造公司)。
(高橋香織 雪梨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