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爆買」日本工具機被踩煞車
2018/08/22
中國對日本工具機的「爆買」正踩下煞車。日本工具機工業會8月21日發佈的7月訂單額(確定值)顯示,面向中國的訂單額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雖然訂單額整體增長13%,表現堅挺,不過佔外需4分之1的中國訂單額下滑很可能給日本堅挺的工具機銷售潑下冷水。出於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擔憂,中國企業暫緩投資的動向似乎出現擴大。
![]() |
日本7月的工具機訂單總額達1511億日元,同比增長13.1%,創出7月單月最高紀錄。訂單額也連續20個月同比增長。其中,日本的內需為674億日元,為2008年雷曼危機以來的第3高水準。由於面向汽車等行業的生産自動化和效率化投資需求旺盛,外需也保持堅挺勢頭。
唯一出現異常的是面向中國的訂單額。從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訂單額來看,中國為205億日元,同比降低8.5%,連續5個月同比下滑。來自中國的訂單額降至2017年1月以來時隔18個月的最低水準。
日本工具機工業會的會長飯村倖生在8月21日的記者會上含糊地表示,「或許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中國企業的心理走弱」。
![]() |
日本大型工具機廠商的工廠 |
面向電子産品代工服務(EMS)企業的訂單下滑被視為中國工具機訂單額不振的原因。代工企業在投放智慧手機新機型時會大量訂購工具機,原本訂單波動就很大。飯村倖生也表示,「不過此次面向一般機械的(工具機)訂單額也出現下滑。可能是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中國整體的訂單情況走弱」。
一方面,日本工具機廠商仍認為中國的製造業將持續增長。不過「中國製造2025」政策提出推進工具機國産化。有聲音擔心,以中美貿易摩擦為導火線,對日本廠商不利趨勢將出現擴大。
日本大型工具機企業DMG森精機的社長森雅彥否認受到中美摩擦的影響,不過其同時表示「雷曼危機後訂單用了2年時間才恢復,將強化銷售體制」。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