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工業 > 中日韓的鋰電池「三國志」

中日韓的鋰電池「三國志」

2019/10/14

PRINT

      另外,電池的「貨品化(commoditization)」也産生了巨大影響。相關産業進入了不再以技術實力決勝負、而是大規模設備投資和生産效率提高左右收益的時代,日本企業開始落後。

    

      即使在拉動今後需求的純電動汽車等車載領域,中國企業的迅猛發展也很突出。據調查公司Techno Systems Research統計,截至2013年,松下等日本3大企業掌握世界近7成份額(按容量計算)。但到2017年,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超過松下,奪走世界首位寶座。比亞迪(BYD)等其他中國企業也迅速提高實力。

   

中國的鋰電池製造工廠(湖北宜昌,reuters)

  

      松下將採取到2020年底與豐田聯合成立車載電池新公司等舉措,以求捲土重來。在電池零部件領域,三菱化學和宇部興産著眼於與中國的競爭激化,2018年初整合了電解液的在華業務。

  

      日本企業也並非看不到光明。如果日本在開發方面領跑的新一代電池的實用化取得成功,有可能再次奪回優勢。預計2020年代實用化的「全固體電池」與鋰電池相比,更容易實現大容量化,同時在輕量化和耐久性方面也具有優勢。

  

      源自日本的鋰電池改變了整個電子産業,但與半導體等一樣,興衰更替的週期很短。吉野的諾貝爾獎對日本來説是好消息,但背後也浮現出如今國際競爭的嚴峻現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佐藤雅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40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14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