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瓷將涉足協作機器人,配備自主AI
2020/10/21
京瓷將涉足在生産線等處與人類一起工作的「協作機器人」業務。配備人工智慧(AI)的機器人可自動記住操作,需頻繁變更設定的少量多品種型生産的工廠也容易引進。在新冠疫情引發工廠避免「三密(密閉、密集和密切接觸)」的趨勢擴大的背景下,將從2021年開始對外銷售,力爭到2025年使銷售額達到300億日元。
![]() |
AI由京瓷自主開發,根據識別出的對象物,自動調整機械臂的動作和抓取方式。此前的協作機器人需要事前錄入對象物資訊,在此基礎上為機械臂的動作等編寫程式。在進行少量多品種生産的一線,將動作教給機器人的「教學(teaching)」比較複雜,成為引進時的障礙之一。
京瓷在生産多達400種電子零部件的自家工廠實驗性引進AI,在部分産品上實現了自動化。據悉,採取此前通過編程來應對的方式時難以引進協作機器人。該公司表示,「利用AI簡化教學的協作機器人的商用化在世界範圍屬於首次」。
京瓷在從外部採購的機械臂上嵌入自主開發的AI等軟體,然後供貨。該公司正在討論通過維護檢查和提高AI性能等賺錢的包月型業務,而不是一次性賣掉機器人單品。
在日本,協作機器人隨著2013年放寬限制,可以全面引進。與大型的工業機器人不同,協作機器人具備感知人類和障礙物後停止的功能,可以和人類在統一場所工作。
日本富士經濟的統計顯示,協作機器人的世界市場規模到2025年有望增至2019年的4.5倍,達到2653億日元,以機器人企業為中心,增産的趨勢將擴大。
日本國內最大廠商發那科計劃到2021年將山梨縣總部工廠的最新機型産量提高至3倍。三菱電機正在日本和歐美的基地推進演示機的安裝,力爭每年銷售1000臺。芝浦機械也力爭在2021年推出協作機器人。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