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工業機器人4強競相在中國增産
2021/11/18
庫卡正在擴建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的工廠,預計2024年竣工。中國媒體36Kr等對此進行了報道。該公司還在上海設有工廠。
![]() |
德國庫卡的工業機器人(7月,上海) |
發那科投資約260億日元擴建上海工廠,將於2023年內投産。通過與中國上海電氣集團對半出資的合資公司進行投資。工廠佔地面積合計達到34萬平方米,擴大到原來的5倍。
安川電機新建核心零部件工廠
安川電機也在江蘇省新設機器人使用的核心零部件工廠,2022年度開始生産。新工廠建在江蘇省的現有工廠附近,目的是縮短從下單到交貨的時間。
中國在2015年制定的《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由製造大國變成製造強國。不僅僅追求産量,還追求生産效率和技術創新。中國政府認為要成為製造強國,工業機器人必不可少,不斷投入研發費用等扶持資金,鼓勵國內企業發展。
中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南京埃斯頓自動化2022年底將在廣東省佛山市啟動新工廠。9月在面向投資者的資訊網站上透露了這一消息。2021年的年産能為1.5萬台,計劃陸續提高産能。據MIR統計,該公司在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上排名第8(2020年)。是唯一進入前10的中國企業。
埃夫特智慧裝備(EFORT)也將在2023年底之前在安徽省建成工廠。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也宣佈擴建設備。
中國廠商與外企在技術和知名度上存在差距
對中國企業來説,今後的焦點是與外資企業的技術和份額差距。據調查公司MIR統計,2020年中國企業的份額(按銷量計算)為29.2%。比2016年上升了5.7個百分點,預計「到2025年將提高到39%」(MIR)。但離《中國製造2025》提出的目標(50%)還很遙遠。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