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麗將擴大碳纖維複合材料零部件的生産規模,將把作為主力生産基地的泰國工廠的産能最大提升至5倍。到2020年度,零部件銷售額將提升到目前的3倍,達到400~500億日元。重量輕而強度高的碳纖維相比金屬更難以加工。東麗自主提高從碳纖維到零部件的一條龍生産能力,有助於拓展鐵路列車座椅和輪椅等廣泛的需求。
東麗將擴建去年4月收歸子公司的東麗Carbon Magic(TCM)旗下的泰國工廠。將在位於泰國春武里府(Chon Buri)的現有工廠附近租借約2.2萬平方米土地,新建工廠。
碳纖維複合材料零部件的製作流程為,先將碳纖維與塑膠等樹脂混合製成薄膜狀複合材料,然後通過加熱成型為零部件。新工廠將引進碳纖維和樹脂複合材料的燒結爐、切削加工和塗裝設備等。自今年下半年起逐步投入運作。
碳纖維目前已被用於飛機和體育用品等,但用途仍然有限。利用其相同體積下重量只有鋼鐵的四分之一而強度達到鋼鐵10倍的特性,預計將可以開發出包括輪椅和義肢等殘疾人用品、攜帶型數位電子産品以及列車座椅等零部件。泰國工廠將生産新幹線座椅的骨架零部件等數千個為單位的量産産品。此外,還計劃涉足摩托車和輪椅用零部件等。
碳纖維難以加工,因此有能力生産碳纖維零部件的工廠非常有限。東麗將加強自身的生産體制,確立可供零部件廠商等參考的量産模式。
此外,將提高應對産品設計和試製的能力。TCM旗下米原總部工廠也將擴建,作為試製和訂製品的少量生産基地。將負責生産形狀複雜、難以成型的摩托車車輪等將面向量産化的試製品。投資額預計在日本和泰國總計將達到20~40億日元。
東麗將在日本和海外建立有能力完成從碳纖維、複合材料製造到成型零部件等各種工藝的生産基地。碳纖維業務2013年度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6%,達到1133億日元,力爭2020年度碳纖維業務銷售額達到現在的近3倍,增加至3000億日元。業務範圍將擴大至零部件,將通過向客戶提供量産技術等方式推動客戶採用東麗的碳纖維。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