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有數十人與諾獎失之交臂,問題出在哪兒?
(2023/10/03)
-
諾貝爾基金會公開的資料顯示,過去至少有36名日本研究人員被提名但未獲獎。比如癌症病理學家山極勝三郎,成功在兔子身上實施人工誘發癌症的實驗,和丹麥的菲比格一起獲得1926年的提名,但只有後者一人獲獎……
-
日本發現可抑制痤瘡桿菌繁殖的物質
(2023/09/19)
-
痤瘡桿菌與痤瘡的發病和惡化有關。東京藥科大學發現了可抑制這種細菌繁殖的物質……
-
日本利用iPS細胞移植治療重度心衰取得療效
(2023/09/18)
-
日本生物初創企業實施的臨床試驗中,有兩名患者在移植半年後出現症狀改善的效果。目前沒有發現安全性問題……
-
日本新一代火箭將採用甲烷燃料,降低成本
(2023/09/18)
-
與氫氣相比,甲烷爆炸風險低,容易儲存使用,有助於降低火箭成本和進行迴圈再利用……
-
中國在8成尖端技術研究領域居首
(2023/09/15)
-
澳大利亞智庫發佈了尖端技術研究的國家競爭力排名,在極超音速和水下無人機等23個領域中,中國在19個領域排在首位,其餘為美國居首。該智庫指出,「這體現了中國尋求在安保相關重要技術上佔據優勢的意志」……
-
日本開發出無需真空製造的全固態電池,降低成本
(2023/09/13)
-
有望作為車載全固態電池電解質的硫化物型電解質容易因水分而分解,需要真空製造,製造設備大幅推高成本。東京工業大學開發出了只需塗上電解質使其在空氣中乾燥即可製造的全固態電池,不過需要改進耐熱耐壓性能……
-
日本H2A火箭發射升空
(2023/09/07)
-
運送到太空的小型探測器SLIM將嘗試月球著陸。如果成功,將是日本首次實現月球著陸……
-
科研在脫鉤?中美合著論文28年來首降
(2023/08/31)
-
中美合著的論文在過去20年裏增至近20倍,但2021年比2020年減少了5%,28年來首次減少。中美政治對立被認為是背後原因。中美科研的脫鉤加劇被認為有兩大影響。一是在中國的優勢領域或構建不依賴美國的研究體制……
-
日本在開發可返回地球的人造衛星
(2023/08/25)
-
日本初創企業ElevationSpace利用與東北大學和JAXA共同研究的引擎,實現了500kg以下小型衛星返回地球所需要的推動力。原來的小型衛星引擎的推進力在百分之一以下。力爭實現從宇宙向地球運送物資的小型衛星…
-
印度成功登月也讓日本期待高漲,原因是……
(2023/08/24)
-
印度成為第4個成功實現月面著陸的國家。而伴隨印度成功著陸,日本的期待也在高漲。除了單獨的探月計劃外,日本與印度也計劃在2025年度以後攜手推進月球水資源探測項目。而印度此次實現的正是在月球南極著陸,有可能會發現冰狀態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