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豆價格時隔4年再創歷史新高。今年除南美歉收之外,預計美國中西部産區將因乾旱而減産,供不應求的情況進一步加劇的觀測增多。玉米價格也出現上漲,逼近歷史最高價格。
在作為衡量指標的芝加哥市場,7月9日的國際大豆價格方面,近月7月大豆合約一度觸及每蒲式耳(約27千克)16.795美元,刷新了2008年7月曆史最高紀錄的16.63美元。目前交投最為活躍的11月大豆合約比上週末上漲2.8%,收於每蒲式耳15.4775美元。
大豆是食用油等食品和牲畜飼料的原料,美國和南美是全球兩大産地。已完成收穫的南美地區今年的産量受反常天氣的影響,比上年減少16%。
美國中西部地區持續高溫和乾燥,今秋的産量很可能低於預期。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糧食需求日趨擴大,供求緊張的隱憂加劇。
美國穀物調查公司農業分析師本·巴克納認為截至目前,受美國乾旱天氣影響,「大豆減産5~8%、玉米減産12~15%」。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