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政經觀察 > 大宗商品 > 南美産大豆在提高存在感

南美産大豆在提高存在感

2018/03/30

PRINT

      巴西和阿根廷在大豆市場正在提升存在感。兩國的産量比10年前增加5成。尤其是巴西,其産量可匹敵世界最大生産國美國。由於中美貿易摩擦,南美産的大豆被視為替代美國産的供應來源,正成為期貨市場的交易對象。2018年,相當於生長期的1月以後的氣候狀況將比往年給期貨價格帶來更大的影響。市場行情很可能波動。

     

美國的大豆種植田(AP,資料)

  

    成為大豆國際價格指標的美國芝加哥市場期貨價格在中國時間29日晚間的盤前盤後交易中,降至1蒲式耳10.18美元。比月初下降5%。背景是美國川普政權宣佈的鋼鐵和鋁的進口限制措施。

  

    「如果是我,會首先瞄準大豆」,市場上流傳的中國政府相關人士的發言成為導致大豆價格走低的導火線。作為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中國23日宣佈了準備提高關稅的清單,但其中沒有包含作為主要進口産品的大豆。

 

    「遲早將被納入貿易限制的對象」,這種猜測在市場上依然根深蒂固。如果中國減少美國産大豆的採購,美國國內將出現大豆過剩。結果將導致容易受美國國內現貨供求平衡影響的芝加哥期貨行情的下跌。

     

    中國大豆全年進口量達到9700萬噸,其中一半來自美國産。顯示出強勁勢頭的是南美産大豆的産量增加。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現在收穫的2017年度巴西和阿根廷兩國的預期産量為1億6千萬噸。達到過去5年裏的第2高水準,比10年前增加5成。

 

    尤其是巴西有望達到1億1300萬噸,增至10年前的1.8倍。與居産量首位的美國的差距縮小至650萬噸(6%)。出口量方面,如今也達到7千萬噸,屬於世界最大規模。

  

 

    日本資源和糧食問題研究所的代表柴田明夫指出,「中國或許認為,如果是短時間,可以通過南美産滿足國內消費」。南美已被視為取代美國的供應來源。

 

    其實,在中美貿易摩擦發生之前,就出現了顯示南美存在感的事件。2月,大豆行情在1個月時間裏上漲6%。

 

    往年被稱為大豆的「二月小息」(February Break),經常呈現價格下跌趨勢。這是由於冬季補貼結束,同時美國農戶為了確保資金而出售手頭的穀物而容易造成的影響。

 

    不過,今年則基本呈現單邊上漲態勢。主要是因為阿根廷的減産。此前預計産量達到5400萬噸,但有預測認為,由於生長期的乾燥氣候,將降至4700萬噸。

 

    日本Green County公司的代表大本尚之表示,「即使是美國産大豆生長期之外的時期,影響南美産大豆收成的氣候也不容忽視」。美國産收穫之後的11月~第二年3月成為氣候影響行情的新的時期的可能性正在提高。

 

    日本企業也將推動供應企業的多樣化。丸紅2016年在巴西擴建了從事穀物存儲的子公司的筒倉。將出口能力提高了2成。「巴西産的出口今後也有望擴大」(丸紅)。

 

    日本大陸稻米公司(Continental rice)的代表茅野信行表示,「油分增加,品質也保持穩定。已開始選擇比美國産更低廉的産品」。或許有必要從擴大原料採購渠道這一角度重新思考南美大豆的增産。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5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